目录
主要施工方法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劳动力安排计划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确保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施工总平面图
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流程
基础工程:
复核轴线→基础→垫层模板→垫层砼→养护→拆模→弹线→基础钢筋、模板→基础梁砼→养护→拆模→回填土、夯实。
主体工程:
弹线→柱钢筋绑扎→柱模板→顶板模板→顶板钢筋→砼浇筑→养护→拆模→填充墙砌体
装饰工程:
内粉刷→楼地面→立门框窗框→嵌门框缝、窗框缝→安装楼梯栏杆→外粉刷→拆脚手架
施工测量
根据其外形特点,拟定建筑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依据,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与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将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沉降观测。
主轴线的定位与放线
1)垫层施工时主要轴线的定位与放线
垫层施工时,依据就近原则将方格网中的控制轴线用经纬仪投至基坑底的施工区域内,基坑的轴线即从附近的控制轴线通过钢尺丈量。控制轴线的标定在施工前期采用50×100×1000mm木桩钉设,当一部分垫层施工完后可直接在垫层上弹墨线及标红三角。木桩钉设的控制轴线,每次使用前必须拉麻线校核木桩有无移动。
2)地上结构施工时轴线的定位与放线
在±0m楼层面上根据平面控制网测定主要控制点,各控制点与控制轴线偏移500mm,组成一矩形内控制网,并在以上各楼层楼板上与该控制点相对应的位置留出100×100mm的预留孔,作为主要轴线点向上垂直传递的通光孔,传递到各楼层的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校核,检查其相对位置是否正确,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作为该楼层各轴线平面定位的依据。
高程控制
1)建立首级水准控制网
土方开挖时先根据业主移交的水准点在施工场区周围建立首级水准控制网。本工程首级水准控制网至少由六个以上的水准控制点组成。水准控制点标记在场区四周稳固的构筑物上以方便使用。因土方工程中降水会引起基坑四周地面沉降,故应另行在场区外侧建筑物上设置两个永久性的水准点,以作为首级控制网的监测点。
2)高程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先根据首级水准控制网在基础四周的围墙上建立二级水准控制网,施工时依据就近原则,从施工区域附近的二级水准控制点引测施工控制标高并与相邻的二级水准点进行对照闭合。二级水准控制网用水准仪结合吊钢尺的方法测设。一层结构施工完后,然后用S3级自动调平水准仪抄平,弹出该楼层500mm处水平线。
沉降观测
根据《城市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及时了解沉降变形情况,应在建筑物四周设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布设五个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沉降观测将由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
基础结构施工
(1)施工设计原则
基础工程是我们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土方的开挖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土方平衡后将余土方运出场外,主要以方便施工为主。对所施工的基槽深度的控制,用DS-3水平仪将设计标高引至施工现场,并设置基准点;当挖至设计标高时,通知监理单位及其它单位对基槽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上述工作完成后,并验收合格,在对基础钢筋绑扎工作的质量控制,针对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等进行重点控制;同时对钢筋的接头位置、搭接长度、焊接质量、绑扎质量等进行主要控制。
对于基础的模板工作将根据施工情况与基础的钢筋绑扎工作同步进行;模板工作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几何尺寸以及其刚度、稳定性。保证基坑内基础各构件的几何尺寸及模板的刚度和稳定。
基础的钢筋及模板工作完成后,将地梁的施工标高引至现场,上述工作在通过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基础混凝土的浇灌工作,重点是砼的质量控制,派专人对此项工作负责。
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当有一定强度时即可进行拆模,拆模后检查合格就进行回填土。
对涉及到给排水管道要预留预埋的,将会同各专业具体处理,并行成汇签制度。
(2)测量放线
在进行本分部工程前,根据设计文件及业主相关要求、变更指令等,将建筑物各轴在场内进行测放,并将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引到施工场内不至被破坏的地方并做好保护措施。
各轴线在土方开挖前施测完毕后,通过业主方、监理方验收后,当基槽开挖至要求深度时,用经纬仪将主轴线引到槽坑,并根据主控制轴线按设计文件测放出其他轴线。
标高的控制工作,按业主方提供的基准点将控制标高引至施工现场,并作好记录,用水平仪按设计标高将各标高点测放至施工所需位置。
(3)钢筋工程
进入场地钢筋品种与性
施工组织设计(天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