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教育局文件
沁教文〔2013〕159号
沁阳市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工作的
实施意见
各中小学,局直各单位:
“不学礼,无以立。”深入开展中小学礼仪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新的生长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师生规范意识的有效途径,是青少年学生成人成才的内在需求,是实现沁阳教育新跨越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身心健康、气质优雅、素质全面、个性突出”的学生,根据我市素质教育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一个目标,全力打造礼仪教育品牌
围绕“河南领先,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目标,我市的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目标是:让礼仪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品质。用两年时间,全市师生讲礼、知礼、行礼蔚然成风,形成具有我市特色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礼仪教育品牌。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树立目标意识,让礼仪教育目标深入人心。各单位要大力加强学校礼仪教育工作,以礼仪教育统领德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立足三项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礼仪素质
即新“三好学生”标准: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学校礼仪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社会礼仪教育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充分认识三项标准的辩证关系,开阔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统筹兼顾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礼仪素质。
三、突出四个主题,持之以恒培养礼仪习惯
根据习惯养成规律和礼仪工作实际,我市确定四个礼仪教育主题,作为全市礼仪教育工作的载体,每个学年为一个教育周期,周而复始,不断强化,养成习惯,形成品质。
(一)爱国主义教育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梦”、“教育梦”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教育师生珍惜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增强目标意识,立足本职工作和学习生活,强化目标管理,强化理想信念。
2、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培育每位师生的仁爱之心,让校园充满关爱;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自立自强、阳光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教育师生按照规律办事,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教育师生崇尚节俭,爱惜物力,节约资源;开展节日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不断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开展爱家乡教育。教育师生熟悉家乡人文历史,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求实创新,埋头苦干,勇争一流,勇当时代弄潮儿。
(二)感恩教育
1、加强家庭礼仪教育。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接受父母的教导,认知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父母的持家之苦,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用敬语称呼长辈,主动为长辈服务,经常看望年长的老人;要爱护和帮助年龄比较小的同学和儿童。
2、加强尊师教育。让学生认知老师的培养之恩,礼貌待师,能积极向老师请教,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开展感恩自然教育。让学生认知自己生长在天地间,受阳光雨露滋养,增强热爱自然
沁阳市教育局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