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_声母声母
一、什么是声母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包(bāo)”这个音节,辅音“b”就是它的声母。
普通话共有22个辅音,其中有21个可以在音节中充当声母,称为辅音声母,另一个辅音ng不能充当声母,只作为韵母的构成部分出现在音节末尾。
二、声母的分类
辅音声母的主要发音特征是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时会受到相关发音器官的阻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发音部位;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叫发音方法。
声母的不同就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发音部位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清音
清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根音
g
k
h
舌面音
j
q
x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尖前音
z
c
s
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
按照不同的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分为如下七类:
(1)双唇音 b p m 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2)唇齿音 f 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3)舌尖中音 d t n l 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4)舌根音 g k h 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5)舌面音 j q x 是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6)舌尖后音 zh ch sh r 又叫翘舌音,是由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7)舌尖前音 z c s 又叫平舌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2、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构成阻碍与消除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送气不送气等三个方面,由此又可以将声母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构成阻碍与消除阻碍方式的不同,声母可分为五类:
(1)塞音 b p d t g k 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构成阻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塞音又叫“爆发音”或“破裂音”。
(2)擦音 f h x sh r s 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有一条窄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 j q zh ch z c 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辅音。
(4)鼻音 m n 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通过。
(5)边音 l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
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声母分为两类:
(1)清音 b p f d t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发音时声带不颤动,又叫不带音。
(2)浊音 m n l r发音时声带颤动,又叫带音。
根据送气不送气,可以把声母中的塞音与塞擦音分为两类:
(1)送气音 p t k q ch c发音时口腔中呼出较强的气流。
(2)不送气音 b d g j zh z发音时口腔中呼出较弱的气流。
现代汉语 声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