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矿
井
通
风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郑振煜
学号:120100202052
班级:10级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秦书玉
日期:2012年12月19日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采区概况 3
3
地质特征 4
4
5
第二章采区通风系统 6
采区通风系统要求 6
8
回采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选择 9
第3章采区风量的计算 12
工作面的供风及工作面风量计算原则及要求 12
回采工作面风量的计算 13
掘进工作面风量的计算 16
硐室风量的计算 19
19
第4章采区总阻力的计算. 21
摩擦阻力的计算 21
、采区巷道风量分配 22
第5章掘进(局部)通风设计 22
掘进(局部)通风设计的原则 22
掘进通风方式的确定 23
风筒的选择 24
局部风机工作风量的计算 25
25
第五章矿尘的预防与治理 26
: 26
: 27
: 27
矿井防尘的管理措施: 28
小结 29
绪论
采区是矿井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采区生产过程中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到采区各个作业地点以供给作业员呼吸、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环境、保障采区内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向采区内供应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供风系统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矿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优良的通风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井下供风的要求,还能很好的节约矿井通风的费用。安全在我们进行矿山生产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设计严格坚持了“安全第一”的安全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和效益最优的原则。
本设计是针对矿井的某一采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通风系统,分别计算了计算出了采区内风量、风压和阻力,并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在此基础选用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和电机,设计的通风系统满足了采区的要求。
第一章采区概况
本采区东西边界人为划分,上部标高-650m,下部标高-300m。
采区走向平均长度2310,倾斜平均长度为1090m,倾角平均为16°。采区内共有一层煤,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地质特征
采区内共有两层煤,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内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
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据煤层底板25m采取生产能力150万t/年。回风大巷设置在煤层顶板岩层中。本采区内赋存的一煤层,煤层均为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燃发火期为3-12个月。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采区的储量、煤层赋存的状况、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等因素是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大小的依据,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今后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根据以上各因素结合本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设计矿井为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
表1-1 煤层特征
柱状图
煤岩性质
柱状
厚度(m)
砂页岩
———
15
一#煤
╱╱╱
页岩
╱╱╱
80
砂岩
6
采区采用采区布置。采区生产能力为150万t/a,采区分为6个区段,工作面平均长度为158m,采煤机一次采全高,一天进10刀,采煤机截深为600mm,。采区服务年限为10年。采用四六制循环进刀。
(1)落煤: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双滚筒采煤机直接落煤。
(2)装煤:采煤机落煤以后割下的煤直接落入工作面的刮板运输机中,落在刮板运输机外的浮煤由铲煤板和人工装入刮板输送机中。
(3)运煤:工作面运出的煤炭,经运输巷,运输上山到采取煤仓上口,通过采取煤仓在采取运输石门装车外运。
最下一个区段工作面运出的煤,则由区段运输巷至运输上山,在运输上山铺设一台端刮板运输机,向上运至煤仓上口
(4)工作面支护:工作面内用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支架支护顶板,工作面端头选用端头支架,由于采煤工作面的超前支撑压力和平巷位置的侧向支撑压力的作用,在超前工作面的上下顺槽中采用单体加铰接顶梁进行加强支护。
(5)采空区处理,由于地表没有什么重要的建筑物和铁路,所以采空区的处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采区通风设计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