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王驭人术看企业管理
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
管理,可大可小,大至治国安邦,小至居家理财。那么何为管理?管什么?怎样管理?这是一个从古到今的命题。古代帝王为了江山永固,可谓是煞费苦心,今朝政府当局,为了治国安邦,可谓是用心良苦。一个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做大,作强,其决策者可谓也是绞尽脑筋。其实今天的管理者要能从中国古代帝王的驭人术中学到一点,那么,他们就会发现,原来管理如此容易——驭人!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知名管理咨询专家,周永亮博士在其《江山永续》一书中说过“如果说西方的管理精髓主要体现于大型企业的持续发展历史中,那么中国的管理精髓一定是展示在历代主要王朝的长寿过程中,展示在中华文明的繁衍持续过程中。”真正的中国管理高手是王朝的某些统治者,他们才是中国管理的主要实践者,甚至是理论的原始创造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同样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的。帝王治国和今天的企业管理在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地方。一个帝王要治好国家,他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因为没有臣子们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
我看过《中国古代帝王十大驭人术》一书,书中讲了中国古代帝王十大驭人的方法,我最推从的是其中的第四条:下诏罪己
举一个例子:
公元221年,(曹魏黄初二年)六月,日食发生。日食在今天看来已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自然现象,即日、月、地球三者并行,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线,就出现日食。古人往往把自然现象与人间社会政治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的非正常现象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如不及时向上天承认错误,上天就会给人间降下灾难。当时,主管天象的官员将此事上报文帝曹丕,要求按旧例罢免太尉以避灾。而此时的太尉是老臣贾诩。贾诩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这贾诩原本是张绣手下的谋士,归附曹操后,他自知身为降臣难与曹操旧部相比。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对于降臣,自然诸多猜忌。贾诩当时的处境自然好不了。但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老子不行,那就盯着小子吧。当时曹操年事已高,众臣都在为世子的择选处心积虑。贾诩当时就暗地里在曹操儿子曹丕身上下功夫。一次曹操就立嗣一事征询他的意见,贾诩避而不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回答说是在想袁绍和刘表的儿子们因争立而相互残杀的故事。这一说,曹操自然明白这是在劝自己按长幼顺序册立曹丕为太子。贾诩在老谋深算的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冒险押了这一宝,暗怕会被多疑的曹操识破,自此便韬光养晦,闭门不出。后来曹操果然立曹丕做了太子,曹丕也知道贾诩于此事甚有功劳。所以,曹丕一上台,就立刻任命贾诩做了太尉。曹丕重用贾诩,不光是因为贾诩对自已有恩,而且还因为贾诩的深谋远虑对自己稳坐帝位大有用场。而这黄初二年,是曹丕登基称帝的第二年,政局还未完全稳定,当然不能因一个小小的日食就杀掉贾诩。在中国古代,大臣和百姓很看重天象,认为上天的一些昭示意味着一个帝国的兴衰,主管天象的大臣汇报完,当朝堂上的大臣就纷纷议论起来,一些和贾诩平时不和的大臣,更是趁此良机,力劝魏王曹丕杀掉贾诩,说是以谢天命。但曹丕毕竟是曹丕,他听完报告,想了一会儿,下诏说:“上天降下灾异,是警告天子的。天子委过于下级官员,这不是圣人的做法。文武官员们,大家小心尽职吧!以后凡有此类警告,绝不归罪你们。”曹丕这么一说,摆出“一切责任
从帝王驭人术看企业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