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反洗钱薄弱环节以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反洗钱薄弱环节
以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一系列法律、规章及制度相继颁布与实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反洗钱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笔者将反洗钱工作划分为六大类27个考核指标,每个指标设定分值为100分,对枞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总部和辖属43个营业网点进行实地调研和分项打分。
通过实地调研与分项打分,发现该联社在“反洗钱协助配合”和“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得分较高,“客户身份识别”和“可疑交易报送”得分较低。
下面就该联社反洗钱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剖析。
一、“客户身份识别”存在难度与问题
(一)获取详细的客户身份信息难度大。
基层员工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服务时,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相对容易,但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实际控制人、经营范围、资金性质和资金用途等信息就有难度。
一是客户对金融机构执行身份识别“了解你的客户”的做法难以认同,只愿简单配合,并且认为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与保护客户隐私的法律规定相冲突;
二是现行的反洗钱法规对客户不履行反洗钱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明确,致使客户不提供身份及相关信息时金融机构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因此拒绝办理业务担心遭到客户投诉,如果为客户办理业务又担心违反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有关规定。
(二)识别客户的手段比较落后,技能欠缺。
一是大多数基层营业网点在与客户第一次建立业务关系或进行交易时,仅进行一般性的了解,满足于客户出示证件和相关书面材料的登记,审查和识别工作很少;在客户开立账户之后,也仅满足于账目登记,如果在业务高峰期,就相关登记工作都难以做到“及时”。
二是识别的技术手段有限。枞阳县联社为了充分运用“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于2012年初投资近十万元一次性对辖内43个营业网点配备二代身份证鉴别仪,但对于核查系统中不显示公民身份照片、身份资料录入不完整、公民身份存在很多同名、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等问题仍然影响了实际的识别效果。特别是尚未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客户身份信息系统联网,不能对相关身分信息再做进一步的识别。
二、“可疑交易甄别与报送”存在难度与问题
(一)过度依赖系统筛选,导致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
目前省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利用反洗钱监测系统筛选可疑交易,人工识别只是在系统甄别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补录,由于人工识别不足,再加上系统设置和功能缺陷,致使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银行业可疑交易报告标准中,大多数是“定性”标准。其中,有6条标准需要核实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其他涉及“频繁”、“大量”、“可疑”等条款有8条。为避免漏报可疑交易,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辖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系统相关参数设置只能略低于可疑交易报告标准,从而多报大量垃圾信息。

反洗钱监控系统对“短期”设置的参数为10天,系统采取滚动累计重复筛选,导致重复报告问题。例如:连续10天已经监控出来的数据继续参与第11天的监控筛选,如果后10天累计起来也符合监控要求,则系统会再报送一次可疑交易。
(二)可疑交易监测报告内部机

浅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反洗钱薄弱环节以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8-0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