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现当代论迟子建的温情叙事.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迟子建的温情叙事

论迟子建的温情叙事
何芳(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
摘要:在当今文坛上,迟子建是东北大地上的诗意怀乡者,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她以故乡东北黑土地作为想象的起点,抒写着故乡那些接近人类原初风貌的山水风物,抒写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她对大自然和人间审美的叙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蕴涵诗性及神性的乡土家园,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她对自然、对人间、对精神世界的关注,这种富有文化思考的意义,更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意蕴。虽然在她的小说中常常出现诗意美好的理想和平庸失望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她向上向善的信念,她始终带着执着的温情想象她的理想家园,给人们指出一条超越困境,解救心灵的道路。现从迟子建小说入手,探讨迟子建笔下的自然呈现。这其中既有作家对于自然之美的发现,对自然生灵的讴歌赞颂及对贴近生命本色的人类生存的感悟;因此,这里主要通过“自然”,发现美善,揭露丑恶,表露出悲天悯人的入世情怀,对人性异化的担忧和对纯净人性、和谐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迟子建;自然;温情;叙事
1自然的温情描绘

迟子建曾经这样说道:“夜阑人静之时,把台灯打开了,对大自然的那股刻骨铭心的爱就会油然而生。在这个时候,晚霞会变得比现实更绚烂,在她笔下的山川河流会不由自主的充满灵性,而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一切生物也同样变得无比的优雅。”大自然是这世界上真正的不朽东西。它不仅有呼吸,而且有灵性,往往使你可以与它产生共鸣“这时,怀想情绪始终在心中萦绕,浓浓伤感情绪漫卷着。我觉得笔下山川草木及人物渐渐活起来。”就这样,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及各种花鸟虫鱼等生物,在迟子建笔下几乎都具有了生命的灵性。她采用“童话”方式,给万物赋予了生命。在《没有夏天了》和《树下》中,使我们看到美丽的“童话世界”:“八点左右的太阳才漫吞吞的起来整理自己的容颜。它先洗脸……接着它又涂胭脂……再之后它伸了伸懒腰,当它升得更高的时候就梳理头发,它的头发就会飘扬到森林上,它们金色的毛发绕绕的缠住树木;”“月光变幻千万条小银鱼,在大地上忙忙碌碌穿梭着,悠游着。“”天空被月光洗淡夜色,天边一些稀稀的亮晶晶的小星星,拼命的鼓起眼睛,企图要把宇宙看穿。每一片树叶都印着月光温情的亲吻。”迟子建也运用“神话”方式,给万物赋予了灵性。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的充满灵性的动物,如《雾月牛栏》中因为初次见阳光,怕自己蹄子把阳光给踩黯淡了而缩身子走路的牛,在《逝川》中会流泪神奇的鱼,《北极村童话》中,为了友情跳入江中的“傻子狗”,这些动物的出现与她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她说“:童年围绕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我的亲人和动物。”“所以,在我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亲人,就是那些可爱的小动物”。这些方式都使她笔下的万物具有灵性。

迟子建笔下的自然和故乡,不仅是她小说中描写的对象,同时也是她的精神家园。她说“:只要我离开大自然远了一段日子,我就会感到一种失落感。”每隔两个多月,她就会回故乡住一段日子。她说“:我之所以会喜欢回到故乡,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和双足都有理想漫步之处”。她还曾说过:“作为一个作家,心中最好装有一片土地,这样不管你流浪去哪里,疲惫的心都可以有一个可以休憩的地方。”在她的心中,就永远装着一片

现当代论迟子建的温情叙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