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植树的“植树节”
南艺作文中心初中(5)班蔡明辉
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从那时开始,植树节到来,我们就从未去植过树。
记得以前不去植树,我们就会去街上发发传单搞搞宣传,也会上一节专题教育课,让我们了解造林的重要意义,或是提倡节约纸资源,保护树木,减少对树木的破坏。这也算的对植树节有种意义吧。
可现在,到了植树节,我们不会去植树,也不会宣传教育了。我们只把那一天当作普通的一天——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这样一来,“植树节”就失去了意义,在我们都很惋惜的时候母亲回忆起来她们小时候的植树节。
她说,植树节那天,无论是星期几,她们都会在学校大门前集中,没有课程,也没有作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多植树,带上铁铲,水壶等工具,由学校统一配发小树苗,老师领着她们去附近的小山坡上,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工合作,一个下午,那几百株树苗便挺立在山坡上了。母亲还说那天她们是最兴奋的,不仅可以体验那种无法言说的成就感,并且那种,满山疯跑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我听得津津有趣,憧憬着我也能过上那样的植树节。母亲又说,那时候她的班主任告诉她,植树造林顾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还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劳动中进步,在植树时感悟,这才是师长们的期望啊!
是啊,植树节既是造林,改善环境的好时节,也是培养我们能力,让我们在实践中进步的好机会。我一年又一年的听着母亲的回忆,一年又一年地看到植树节被人们遗忘。我不希望看见这个意义重大的节日渐渐淡化,因为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这些节日。生态环境的平衡也离不开这些节日。
植树节,哪些人在植树?
植树节,为什么不让我们去好好植树?
我只能这样无声叹息了!
点评:文章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性,通过对于“植树节”不植树的惋惜,揭示了一定的社会思考,扩展为“环境体系”的大层面。尽管文字还不够凝练,但还是算是成功的。李忆
不再植树的“植树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