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研究
要: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最新进展,主要从溢出效应的冲击、波动性风险、金融危机及传染效应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等方面进程中蕴含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资本市场国际化;金融风险;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2002年11月QFII(合格的境外投资者)的引入到2006年8月修订后的QFII管理办法大幅降低QFII准入门槛,从2005年7月国内首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到2006年5月QDII(合格的境内投资者)的推出,深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为一国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ssbbww. com,也可能忽视的金融风险,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和拉美经济危机就是。因此. com,正确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蕴含的金融风险,并且针对这些风险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市场开放的冲击
大量有关新兴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在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在资金流动、组合管理等方面强使得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相关性增加. com,并且随着资本市场开放进程的深化,这种相关性将愈加显著。因此. com,外国资本市场出现,可能投资者在本国市场上投资行为的改变,以及国内投资者心理预期和投资行为的变化等渠道,将这种波动传导到国内市场,这就是动效应或溢出效应。Bakaert和Harvey(1997)实证检验了20个新兴资本市场,发现资本市场开放确实增加. com了国内市场回报和国际市场回报的相关性。[ 1]Gavin和Hausmann(1996)发现1970至1992年间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和波动性溢出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一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
越高,国外投资者在本国市场上越活跃,溢出效应可能。如果8 tt 外国市场大幅波动,即使本国经济基本面健康,波动性的溢出也可能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市对泰国、菲律宾等国股市的溢出效应也是8tt t 8. com加剧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Lu和Karen(2003)以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发现在dd dtt. com金融危机期间,波动性溢出效应导致. com台湾股市呈现较强的波动性。[ 3]
随着QFII的引入,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与境外成熟市场如美国和我国香港市场的相关性明显增加. com(一个典型案例是A股与香港H股的联动),溢出效应的传导主要通过QFII的投资行为,以及以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心理预期及投资行为的改变。2006年8月修订后的QFII管理办法大幅降低了QFII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放宽了QFII的投资期限,这一系列举措将使QFII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扮演一个更加积极、更加活跃的角色,而这必将导致. com显著强化溢出效应。如何防范溢出效应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增强市场对外部冲击的免疫力值得监管当局高度重视。
所谓波动性风险,是指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将造成或者资本市场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Hamao和Mei(1996)使用日本股市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外国投资者的买卖交易活动增加. com了市场的波动性。Tomas Dvorak(2001)以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研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