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个人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当前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队伍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组工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在准确把握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和综合分析。
从目前甘肃省各级组织部门的总体情况来看,组工干部队伍的总数已经达到3000多人。其中,省委组织部110多名,市(州)党委组织部400多名,县(市、区)党委组织部2400多名;女干部390多人,少数民族干部330多人。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组织部门选用机制的由调入方式向公开选拔方式的转变,组工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经历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年轻化趋势明显,全省各级组织部门的干部中35岁以下的达1500多名,%,36岁至40岁的达6多名,%,41岁至45岁的达500多名,%,46岁以上的近300多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已逐步成为组工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二是学历层次较高,全省各级组织部门的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达到241名,占8%,具有大学学历的达到160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00多名,%;三是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比例较高,全省组织部门的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达2500多名,%,从事组织工作两年以上的干部达2400多名,占81%。
根据调研和日常掌握的情况,目前组工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方法上看,一是比较单一,单纯的教育多,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组工干部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不够;二是相对陈旧,与当前社会形势和组工干部思想、能力、作风状况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培训方法比较欠缺;三是与工作结合不够,尤其是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课堂式、说教式教育多,对组工干部的吸引力不强,工学矛盾也比较突出。从制度上看,自身建设的许多做法还处在零散状态,不够系统,一些好的经验也尚未总结提炼,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不能产生长期的积极作用。从工作机制上看,一是横向交流少,组织部门在自身建设上相互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协调不够,整体效应不够突出,二是督促力度小,关于自身建设方面的安排部署比较多,督促落实的措施和手段比较少,实效性不够明显;三是社会效应不强,自身建设多数情况下只在组织部门内部开展,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很难得到社会上的普遍了解,社会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对策建议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要求,以打造过硬队伍、建设模范部门为总目标,以强化政治上的坚定性为前提,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加强作风养成为关键,以健全制度机制为保障,使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水平始终跟上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推动组织工作的全面发展。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制定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规划。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当从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长远着眼,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自身建设规划,将长期目标与近期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应当从组工干部个体的差异性出发,由各级组织部门根据本单位每一名组工干部的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别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计划,以此带动组工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是探索改进自身建设的有效方式。加强自身建设的方法和手段必须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就当前一个时期而言,必须着重围绕增强组工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探索一些操作性强、吸引力大的有效方式,并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建设的实效性。同时,应当从组织工作的特殊性出发,坚持把自身建设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防止自身建设与组织工作相互脱节。
三是提高自身建设的规范化水平。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坚持注重科学、符合实际的原则,应当逐步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比如,在组工干部综合评价中,应当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建立干部日常考绩档案的方式,详细记录平时的现实表现,真实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以此作为评价使用组工干部的重要依据,防止片面性和盲目性。
四是健全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应当在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方面的优良传统、经验做法、基层的有益实践等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系统的制度体系,提高自身建设的整体层次。尤其是要建立自身建设的舆论宣传制度,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自身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不断提高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在群众中的
“满意度”。
党支部个人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当前柞水县直机关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突出问题,亟待引起重
党支部个人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