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东北亚於炻����.�����
第��卷第�期������������������������.�����.��
东盟的经济安全观�
曹云华�彭文平�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东广州��������
�摘要】��世纪��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安全从原来的低级政治转变为高级政�
治。东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尤其将军事和政治安全置于最重要地位,随着地区传统安全威胁�
的消除,东盟国家将经济安全视为新时期的焦点。经济发展是东盟一些威权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因此经�
济安全是维护其政治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各国经济安全,东盟国家一方面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参与全球�
化进程以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地区主义策略,既依靠本地区的集体力量增强经济实力,�
又充分利用地区外的市场和资源。�
�关键词�东盟;经济安全;政治合法性;自由化改革;开放地区主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衡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作者简介�曹云华�����一�,男,广东平远人,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文平�����一�,男,江西吉安人,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有强烈的传导性,最为典型的是��世纪��年代�
一
、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及其含义�
的两次石油危机,不仅使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陷�
经济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国家安全问�入滞涨,而且颠覆了传统国家安全议程的高低之�
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分,对经济安全问题的关注空前提高。始于��世�
统国家安全不同,经济安全问题因产生于不同的�纪��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和冷战的结束,在国际体�
时代背景,关注的安全主体、涉及的安全领域、影�系层面进一步改变了经济和政治这两个议题在国�
响国家安全的形式等有较大差异,属于非传统安�家安全议程中的地位,经济全球化实质上以西方�
全范畴。�倡导的经济自由化为核心要义,在全球范围内开�
经济安全问题作为学科命题的提出,是以国�启了一场主要以发展中国家接轨西方发达国家经�
际经济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加深为背景的。二战�济的进程,主要特征是各国纷纷采取经济自由化、�
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地理不再�私有化措施,促使国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以便能�
以国家边界来划分。同时,国际性的经济动荡具�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发展对外贸易,但经济�
一��—�
东北亚论坛����年第�期�
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金融等领域的开放和相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
国家制度的不健全,��年代以来墨西哥、俄罗斯、�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带来便利,一种新的经�
东亚等地爆发了金融危机,加上当今美国次贷危�济安全观出现了:通过经济开放、自由化等手段,�
机及其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构成了全球性�增强
东盟的经济安全观.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