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到底有多可怕?
2011 年5 月,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一名质检员从食品中检验出了塑化剂,揭开了食品非法添加塑化剂的大案。该事件发生后,大陆地区的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卫生部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而我们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塑化剂DEHP 究竟有多大毒性,对我们的健康究竟有哪些潜在危害。
相信大家已经对DEHP 这个缩写不陌生了,它的学名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又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6H4(CO2C8H17)2,为邻苯二甲酸与2-乙基己醇生成的酯类化合物。
动物实验发现,DEHP的急性毒性并不大,给大鼠腹腔注射2~7g DEHP 才会致死,这个量大约与每天炒菜的盐量相当,是一个比较大的剂量。也正是因为小剂量DEHP 很难引起急性毒性效应,台湾的黑心生产商才敢于用它来代替棕榈油,掺杂在食品添加剂中。
但DEHP 还存在很多潜在的慢性毒性。在已发表的关于DEHP 的毒性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主要是啮齿动物)、体外细胞实验或回顾人体暴露水平的调查方法,证明DEHP 有类雌激素效应、肝毒性、肾毒性、可能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障碍、可能致癌。
所以,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多年摄入非法添加剂的岛内民众才会怀疑,以往被归咎于现代生活的一些多发病会不会也和DEHP 有关:比如心脏病、癌症、不孕症、畸胎、男童女性化、女童性早熟……
二英事件回顾
DEHP 真的如此可怕吗?我们先来回顾一个12 年前的事件。
1999 年,比利时养鸡业先后出现母鸡产蛋率低,肉鸡染病的现象,经调查发现是地处荷兰的饲料供货商误将含二英的脂肪添加在了鸡饲料中,使得饲料中二英含量超标200 倍。二英极易蓄积在脂肪组织中,经污染饲料喂养的鸡肉中二英含量更超标1000 倍以上,而这些鸡肉已被销往德国、法国、荷兰等多个国家,被端上了很多欧洲人的餐桌。
二英是毒性极强的持久性污染物,其急性毒性在氰化钾的千倍以上,而极低量的慢性暴露也有明显的致癌性和类激素效应,并且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泄出去。
这次事件在欧洲引起了极大恐慌,比利时农业部长与卫生部长双双引咎辞职,全国的蛋禽及其加工制品统一销毁,全境屠宰场暂停工作。4个月间,全球各国封杀了所有比利时出口的肉禽蛋奶制品。
最终,这次事件以比利时时任中左政府集体辞职收场。
但当这次污染事故引发的民众恐慌逐渐平息之后,有科研人员根据当时饲料中二英的含量以及它在生物体内的蓄积能力,估算出如果持续摄入当时的有毒禽蛋制品,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危害。结论是:如果一个人想要通过吃被二英污染的鸡肉而诱发癌症,他需要每天吃半只鸡,不间断地吃50 年。比利时二英事件与此次塑化剂事件有几个不同点:第一,比利时事件是误添加,而台湾起云剂中的DEHP 是有意为之;第二,二英是剧毒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癌和类激素效应,且很容易在人体内蓄积,而DEHP 是低毒物质,有类激素效应,可能有潜在致癌效应,进入人体后较容易排出体外;第三,饲料中的二英含量尽管超标200
倍,因为二英标准限值极低,其中的二英含量仍是极低,而起云剂中DEHP 的含量最高可达起云剂质量的50%左右,添加到食品中以后也不可小觑。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这次塑化剂事件比之1
塑化剂:到底有多可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