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公告效应研究.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公告效应研究.doc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公告效应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2007 ~ 2012年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409家上市公司发债的公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债券的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而发行公告的负影响不足以抵消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带来的积极效应,在整个窗口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
【关键词】债券融资公告效应市场调整模型超额收益率一、引言
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内源融资(留存收益和折旧)和外源融资(股权和债务)。其中,内源融资会受到公司盈利状况和投资规模的制约,因而外源融资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的约束,上市公司一度主要依靠股权和银行贷款进行外源融资,债券融资所占比重很小。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业务指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指引》的相继出台,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获取所需资金成为可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股市再融资困难的难题。
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对于拓展公司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从理论上来讲,上市公司发行债券应该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本文将利用事件研究法来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所产生的公告效应。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可以发行的债券种类有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中期票据和可转债等。其中:企业债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短期融资券原由人民银行推出,采用备案制,后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律管理,采用注册制;公司债上市公司发行,由证监会审核发行;中期票据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采用注册制。由于我国的可转债具有更强的股性而债性相对不足,因而本文研究的债券种类中不包括可转债。
二、文献综述
有关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产生的公告效应,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1. 债券融资可以带来股票市场的正反应。Modigliani和Miller(1963)认为负债具有税盾效应,因而债务融资可以带来公司价值的增加。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债券融资可以减少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提升。
Ross和Heinke(1982)认为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向市场发送了公司高质量的积极信号,所以股票价格对公司发行债券有正的反应。
Rajan(1992)认为公司发行债券可以使融资渠道更加多样,从而降低由于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而产生的银行干预问题,因此股票价格将对公开发行债券有正反应。
Bolton和Scharfstein(1996)认为,非公开债务融资由于债务契约的可谈判性会导致约束软化,而公开债务融资则具有较硬的约束,因而可借助公司债券的硬约束提升企业自身经营业绩。
Yoko Shirasu(2007)发现在日本,高质量的公司更倾向于以债券融资,而低质量的公司更加依赖银行贷款融资,因而股票价格预期会对公开债券的发行产生正反应。
Ashhari、Chun和Nassir(2009)研究了马来西亚发行伊斯兰债的公司的公告效应,结果表明:在(-1,1)的事件窗口内,马来西亚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公告效应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8-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