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源光网络技术(pon)原理及技术应用.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源光网络技术(PON)
1、概述
光接入网技术通常有两种: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
有源光网络的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通过有源光传输设备相连,其传输技术在骨干网中已经大量采用,如SDH和PDH技术,以SDH技术为主。有源光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星型或环型,其技术特点是:传输容量大,目前SDH传输设备一般提供155Mbps、622Mbps、;无中继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用户信息隔离度好,有源光网络的拓扑结构无论是星型还是环型,从逻辑上看,其传输方式一般采用点到点方式。
无源光网络(PON)有APON(BPON)、EPON(GEPON)、GPON之分。其中APON(BPON)、GPON是由ITU制定的标准,其主要特点是以ATM技术为基础。1998年,ITU-T以ATM技术为基础,(ATM PON)标准,后于2001年更名为BPON,即“宽带的PON”。2003年3月~2004年6月,ITU-(Gbit PON)标准。
over Passive works即以太无源光网络的缩写,是IEEE于2004年6月,颁布文号为IEEE 。
APON、GPON、EPON的网络拓扑结构相似,其主要差异在于不同的二层技术。APON、GPON采用的是ATM技术,APON的最高速率为622Mbps,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由于存在带宽不足、技术复杂、价格高、承载IP业务效率低等问题,一直未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而GPON在二层采用ITU-T定义的GFP(通用成帧规程)、TDM、ATM等多种业务进行封装映射,,并具有OAM功能。
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 in the First Mile)在2001年初定义了两种EPON的光接口:1000
BASE-PX10-U/D和1000BASE-PX20-U/D,分别工作在10km范围和20km范围的EPON光接口;定义了MPCP(多点控制协议),使EPON系统具备了下行广播发送,上行TDMA(时分多址接入)的工作机制;定义了可选的OAM层功能,为EPON系统提供了一种运营、维护、管理的机制。IEEE ,,并能升级到10Gbps。
以下是几种光接入技术的比较:
项目
技术特点
PON
A/BPON
利用ATM的集中和统计复用,业务开发是分阶段实施,运营成本低
价格高,不适应现在网络向IP发展的趋势,且升级困难,一般只能升级到下行622Mbps上行155Mbps。
EPON
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点到多点Gbit以太网光纤接入系统,支持接入速率从1Gbps升级到10Gbps
根据测试,实际吞吐量下行可达950Mbps,上行可达900Mbps。
GPON
采用动态带域分割技术,可实现1Gbps的速率,对TDM业务的支持具有较高的效率,可用带宽最大()
目前正在开发商用芯片
2、技术原理
PON技术原理仅介绍EPON技术。EPON是在PON的基础上,用

无源光网络技术(pon)原理及技术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1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