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质就业辅导系统
如何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大学生就业的“难点”何在?
面对“扩招”后严峻的就业市场,很多同学在激烈竞争面前慌了,“广种薄收”,“全面撒网”,“试试看”……所有的招聘会都去,所有的地方都投简历,争取各种面试机会,最后连自己都不太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精疲力尽,感觉处处受打击,成功率很低。
每个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找到工作,二是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成功就业,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但是,有的毕业生盲目求热门、随大流,一心瞄准知名大企业,或片面追求高薪高酬职业;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发现,个人性格、兴趣与岗位职责或企业环境完全不一致,很难适应,感到非常痛苦,只好不停地调换工作,求职的成本和代价太大了。因此,专家指出,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难,并不是难在没有岗位,而是难在找“适合的职位”。
了解自己,明确发展目标。
美国研究者的一组统计数据: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几乎都成了各界顶尖成功人士;10%的人有清晰且短期目标,25年后,事业有成,是各界的专业人才;60%的人目标模糊,25年后,安定地生活和工作,没有特别成绩;27%的人无目标,25年后,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有目标才不会盲目;有追求才会有动力。只有通过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才会使你有一个新的起点,有一个新的发展,有一个新的未来。
学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职业生涯的开始,事实上是从毕业开始的。大学生正处于探索和确立职业目标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2004年4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3000多名大三和应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的大学生分别认为很有必要和需要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对感兴趣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调查时,比例最高的是职业生涯规划,%。
认识自我是职业规划的基础
职业生涯设计从流程上一般分为自我与环境评估、确立职业目标(职业选择、职业生涯的策略)、行动与反馈等四个步骤。
积极行动
定期回顾和检验
自我评估
我是谁
我想做什么
我看重什么
我会做什么
上级/同事/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怎样
环境支持和允许我做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路线是什么,长短期目标是什么
我要采取什么行动
实际检验
实施行动
职业生涯规划流程图
设置目标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是认识自我,了解环境,综合分析,锁定、实践和不断调整目标的过程,而自我评估、准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质则是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特质”和“特质就业”
何谓“特质”?这里所讲的“特质”,是指每个人所特有的品性和习惯行为模式。如,有的人做事勇敢果断,有的则温和多虑;有的好主控,有的较顺从;有的好客交友,有的喜欢独处;有的慢性子,有的快节奏,等等。这种特质既是天赋的,但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也是可以改变的。人群中的特质虽然可以分为若干类型,但没有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特质虽然相对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质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天赋特质对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的工作岗位环境如果能与其特质吻合,则会心情愉悦,优长得以发挥,也就容易干出成绩。一项研究表明,成功的人士50%决定于特质,50%决定于学历经历。因此,了解自己的特质,对于成功就业和事业成功,十分重要。
大学生对特质的了解状况。一般情况下,人们既了解自己,但又不完全了解。北京大学2004年6月对应届毕业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已经就业的学生中,%不清楚自己的性格特质,%认为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特质不符合,二者之和占半数以上。因此,借助精确度较高的测评工具,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质。
求职受挫者对特质的理解:一名著名大学毕业生在其经历半年多的跌跌撞撞、屡受挫折的求职历程后说,“一直以来,我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真正适合干什么,看到有求职机会就一扑而上,狂投简历,在挫败中丧失信心、迷失自我”,“我没有很仔细地分析自己的性格,认为自己是管理学院的学生,理所当然要从事与经济管理有关的职位,……。其实依照自己偏内向、感性的性格特点,确实不适合从事投资、咨询之类高度要求外向和理性的工作。像这样漫无边际的广撒网,到头来即便收到了offer也是一拒了之。”他认为“即便碰巧找到了一个待遇优厚、前途似锦的工作,但是却整天干着与自己性格相悖的事情,还怎么快乐得起来呢?”
盲目就业导致毕业生频繁“跳槽”。2005年4月,对北京地区96个用人单位有效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40%
PDP就业服务手册_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