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情人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数学原理
作者:李泽尧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这是中国男人逾千年的文化心结。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妨先比较一下“妻”与“偷”——依据泽尧《创造力》里的“人类超逻辑因子理论”知道:
一方面,夫妻之间有义务、有责任互相配合,于是在其互动中,有心情、没心情就很难保证了——至少你无法证明他或她一定很有“心情”,然后,心的存在、激情的“燃烧”就只能说是在0—1之间(即0——100%之间)。按照数学方法取其平均值,,亦即50%——这也就是说:各自的热情只能算是在“有与无之间”而已!!
另一方面,偷、乃至私奔(私奔之初)则不同!——试想想:对方克服万千困难、冲破重重阻力、与你幽会,那其中,心的存在是“无需证明的!”应该是可以得到确认的——足以得到证明为100%的啊!!
两相比较,这一正一负之间,差别何止千里?!
泽尧在《创造力》一书里面说过:什么叫激情——心与心的碰撞、自由的、有选择而“不是迫不得已的行为里面”才有“心”、“主体性”、“人格”之存在。夫妻之间不得不做的状态,“人格”(英语里面大写的、主格的I,而不是小写的、宾格的me)不在、“心”不在,激情当然就无从说起了。
至于“妻不如妾”——很显然的是:妻,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的选择少,而妾则往往可能是自己三十而立之后的沾花惹草、单方面选择的结果;此外,还有妾之年轻、妻妾间老少之差、妻有理家之责、必须“贤惠”之束缚、妾在家里没有地位更依顺、更逆来顺受让人怜爱等等!
泽尧发明的公式是:激情=你心X我心,所谓激情,要的就是这种心的碰撞、心的拥有感、双方的“自由”、“主动”、而非不得不的选择。
如果再展开去看,则可以看到朱光潜的美学理论:“美是典型!”——“妻”因为被太了解、被发现也就是“人”一个而已(却未必是“女人”)、被发现跟男人自己也差别不是很多,就似乎已不再是那个“对面而立、不甚了了”的、想象中的、应该是的那个“女人”——这就是“距离就是美”的原因了!更何况性格不合、相处的龌蹉、等等。
再以李泽厚的美学“美是自由的形式”——那就是:任何不能脱离现实、没有想象空间的东西都无法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无法安慰喜欢自由、飞翔的心灵。只有自由的、不受现实羁绊的才有可能成为“美的”——
注意,所谓“美”,就是让人“心动”、“心情愉悦”、“神往”的东西——当“美”与“性”结合的时候,就会进一步发展为:“心猿意马”、“神不守舍”——仿佛“干柴烈火”——这,就是所谓的“爱情”、所谓的“激情”了!!
泽尧《创造力》的思想是:美被认为是“纯粹心灵的东西”,
2-情人节体会:“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数学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