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中教案管理之陋见论文.doc教育管理中教案管理之陋见论文
【摘要】教案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教案改革的问题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案管理的现状,教案撰写的无奈,教案改革的设想。【关键词】改革;教育管理;教案在教改如火如荼的时代,教案的改革却几无动【摘要】教案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教案改革的问题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案管理的现状,教案撰写的无奈,教案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改革;教育管理;教案
在教改如火如荼的时代,教案的改革却几无动作,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真切地感到: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写教案不写教案,或写得很潦草的教案乃至抄写教案,孰是孰非?课讲得不好,但教案写得好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如果课讲得好,是否就允许教案写得很简单或潦草?”3月12日,《现代教育报》“管理”版刊发两篇文章,对教案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实,尽管一线教师对教案的微词颇多,但他们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对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对此本人略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教案管理的现状如何?众所周知的是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写教案,而且要写得格式统一、项目齐全。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一些地区甚至还规定了每课时教案必须达到的字数。对此,质疑的教师不在少数。而一些管理者认为,这样做既有助于教师消除惰性,又可避免教师囿于旧教案的束缚“老调重弹”。对于这种观点,教师并不认同。教师们感到,这其实是一些管理者机械刻板、对教师不信任的表现。难道教师使用现成的教案上课就是不认真备课?难道教师使用旧的教案上课就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而不知道科学扬弃吗?
就一些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而言,教案评价以面面俱到,字数的多少及书写工整与否来论好坏优劣,有时甚至认为能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说时每一句话都写进去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关心的也仅仅是否每门课都备了课、格式正确否、字数篇幅怎样,基本程序、环节有没有、字规范否,至于是否适用、是否能指导教学,用于了教学没有,则没去关心或关心甚少。这种评价标准是僵化的、片面的,严重束缚了教师编写教案的主观能动性,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千人一面,讲课按部就班,教师辛苦、学生不愿学的不良后果。不得不承认,当今的教案只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那些脸谱化、模式化、做摆设的教案是怎样写出来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写的。抄教案书上的,抄老教案,抄别人的。赶到学校检查教案时,大家更忙了,抄得不亦乐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案,十有八九不是在上课前写的,而是补写的。这是管理者和教师心知肚明的事实(与大多数教育管理者交谈此事,他们也大有同感)。教案的形式,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众所周知,教案中的
“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原文照抄的教师参考书。既然参考书上已有,教师读了心中有数即可,为何还要再抄写一遍呢?教案正文十分繁琐。按照人教社出版的《教师教案用书》中的教案为标准,每一节教案的字数在1000-3000字之间,甚至更长。教案要边想边写,有时思维会中断,遇到疑难要查资料。因此写一节教案决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要用多长时间?少说也得一两个小时。目前中小学课时多,有时教师一天要上两三节课甚至更多,但是写教案就要消耗很多时间。显然,抄的教案以及补写的教案对教学没有一丝一毫的指导意义。因此,课堂教学实践与教案设计往往成了不相干的两张皮,这显然有悖于写教案的初衷。但是,客观地讲,消
教育管理中教案管理之陋见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