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爱智慧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将哲学看作是惟一自由的学问,就是因为它从不服务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乃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哲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哲学居于科学与宗教之间:一方面它像科学一样属于理论思维,因而从根本上总是诉诸理性;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样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热爱的是永恒无限的智慧境界。
显然,与科学和宗教相比,哲学自有哲学的优越之处,因为科学知识解决不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问题,而宗教由于诉诸信仰,从而缺少理性的清晰明确和普遍适宜的特点。
科学宗教
哲学
2、哲学的问题几乎都是一些无法解决没有答案的难题。
“问题”是西方哲学活的灵魂和源泉。
哲学的意义不是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问题”上。
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
从实际情况看,哲学家们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上都是争论不休的,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一种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
“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到出路所在’”。--维特根斯坦
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因而万古常新的难题,故而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的价值。
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二、智慧的痛苦
人一方面是自然的成员,象其他有限的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法则的限制;另一方面人又是一种有理性的存在,产生了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理想……终有一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这就是人生在世最深刻最根本的悖论,从中产生了哲学的问题:它意味着人被抛入这样的境域,他自始至终面临着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它们之间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
哲学:无用之大用
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必要性
“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的哲学形态。
1、在西方文化为强势文化或主导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必须对西方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是历史形态的哲学本身。
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反思之上的。反思就是对一个现实的事实反过来追溯其来源。反思的起点在于对表象的质疑,故有“哲学自怀疑始”的命题。
哲学反思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强烈的把握未知事物的要求,即“惊异”,也就是对“智慧”的“爱”。
第二,要寻求和造就能够进行反思和分析的工具,这就是语言。这里的语言就是“逻辑”。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就是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建立起来的。
希腊文明的兴起
希腊哲学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发端,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初,前后一千多年。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结的标志。就其历史而言,希腊哲学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所谓“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延续而已。
哲学诞生所需要的独特土壤
1,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终极关怀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并且这种思考方式不是通过宗教信仰或者艺术,而是通过理论的方式;
2,哲学的诞生需要有充足的闲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所有的人都还在为温饱问题而挣扎,谁会有那份闲心抬头望天,思索宇宙、人生、死亡这样的终极问题呢?
3,哲学的诞生还需要有思想的自由。
,希腊精神之“生之快乐
,希腊精神之自由思想
,希腊精神之“万物一体”
这片土地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的源头,是由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丰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家庭奴隶制
较民主的政治制度
独特的地理位置(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第二,探讨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第四,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首先,早期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其次,早期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是“本原”(arkhe)问题。
再次,早期希腊哲学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之上的类比和猜测,最后,早期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本土以外的殖民地,其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的特色,并且区分出不同的学派。
伊奥尼亚哲学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