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术读书笔记6个.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笔记之一:
美术教学中探究方法例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美术教育除了教学生知识、技法这些“初级阶段”的东西外,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想像力、创造力、感受力、观察力、鉴赏力、表现力等。
在培养学生感受力这方面,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学生模仿作品形象的方法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通过肢体活动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会使学生对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获得更深刻的感受。比如在《生动的小泥人》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在分析东汉泥塑作品《说唱俑》时,通过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表情会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形象的情感特征。十四五岁的孩子很乐意进行这一模仿活动。课堂上大家都兴致很高,纷纷往后拖櫈子,兴致勃勃的模仿起说唱俑的动作来。这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不仅注意说唱俑的动作变化,更要体会他的表情特征。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模仿,准确的分析了人物的动作表情特征、心理情绪变化。这样的活动极有利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一作品的精彩之处。
组织学生在游戏性的造型活动中体会创作的规律与手段:
写实性意向的作品往往以画面或形象的生动逼真、富有意境或形神兼备等作为创作的目标,而非写实性意向的作品更多的以色彩间相互对比与和谐的运用图形间相互构结或装饰作为创作的手段。关注作品中形的提炼与概括,变形与夸张,相互结合的大小主次节奏韵律等作为表现的目标。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写实性意向的作品所具有的影响力来得那么直接和富有真实感,易于焕发学生的情感与认知。非写实性意向的作品特有的抽象和装饰意味常常延缓了学生对作品直接兴奋的心理作用,缺少写实性造型和画意那样直白的认知和感染速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在向学生讲解相关创作理念和表现规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些体验和发现,少一些直白的“传”与“授”,尽可能地创设一些游戏性的造型活动,让学生去体味艺术创作内在的审美品质或规律,从而鲜活地建立起各种对应的理解和认识,内化为创作的真实力量与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领会作品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发挥教育的智慧作用,进行精心的创意和设计,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如创作突出节奏感的作品可引导学生在音乐节奏的陪伴下来拼组图形或把玩色块线条;创作动态感觉的作品,可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行为体验,在某一情景中通过身体的造型模仿,获得造型语言等,根据创作的重点目标和要求,教师灵活把握运用。
素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主张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极力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尽量多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学生是有感情的个性主体,对每件事物,每件美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美术课堂上应尽量给学生阐述自己的情感、感受的机会,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正值十几岁花季的初中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时代的信息。他们对某些时代信息的掌握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每天忙于工作的教师。在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种个性观念。有时候他们的一些观点会令我们教师大开眼界。美术教学中,创设一种谈话式的课堂教学氛围会使学生有一种轻松感,更利于学生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尽量多的讲述自己所掌握的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会尽情的表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感受。这会使每个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探讨中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的创造,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离开一定的生活依托,任何创造都是空谈。学生的美术创作同样依托于他自身的生活经验,并对此加以提炼、表现。在美术创作中,如果我们想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的观察生活,感受和体验生活是关键,表现技能的学习也必不可少。我们学校美术教学以综合造型活动为内容,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重视学生创作表现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作作品来美化生活,逐渐形成:收集素材—设计构思—技术指导—学习制作—美化生活的教学模式。各环节都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以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现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创造力描述为原发性创造(创造的灵感阶段)和次级创造(创造的实施阶段)。完整的创造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与表现能力两部分,要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完整意义上得以发展,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一定的表现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在新的教学改革大潮下,有些老师片面理解教学思想,认为技巧、技能无需要指导。而事实上创造活动不可能脱离造型形式和表现技能单独存在,仅有创作的灵感,而没有表现的语言,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生的美术活动要尽可能联系生活、美化生活,从小树立用双手美化生活的观念。
由于

美术读书笔记6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438 KB
  • 时间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