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美术学》读书笔记中江实验小学廖芳《美术学科美术学》这本书已经在书柜里放了很久。一次无意中拾起它,就有了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所以看《美术学科美术学》格外认真细致。先是整体刘览一遍,感觉挺好,再逐章逐节地看。慢慢地,我被吸引了。正如洪老师所言,常锐伦先生撰写的这本书确实写得不错。他以严谨的逻辑层次、准确的概念界定、融合时代性的教育观、艺术观,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美术学科教育学。无论是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功能、目的,还是学科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等,作者都一一展开探讨,逐层分析,层层深入。同时运用大量的实例图片,相关数据加以说明,做到图文并茂。使读者“观之有肉,食之有味”。如果问:书中哪些地方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对美术教育功能目的的阐述和美术教学方法的分析,感触是最深的。因为前者使我全面认识和了解了美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后者使我明了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拿美术教育的功能目的来说,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表层阶段。认为教学中只要落实美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便可,对其潜在的“附加值”往往忽视或者不善挖掘。常先生在书中特别强调指出:美术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是综合性的。它可以拓展学生的学识视野,丰富其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人格优秀特征的个性发展。此外,美术教学应确立体现素质教育,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任何单项价值取向的教育目标,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不能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的教育价值。可见,美术教育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作为美术教师对自己执教的学科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是多么重要!“教有法又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向活动的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比较注重教法的选择与设计,对学生的“学法”往往考虑得不多。通过阅读“教学方法”这一章节,加深了我对学生“学法”的认识。比如演示法,对学生的学法要求如下:1、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接近社会的必要”。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要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参加小区板报设计、小区美化劳动等。在社会实践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动手、互动的快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明天2、在美术鉴赏课中尝试社会模拟化教学。学生没有步入社会,他们对社会中的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同时也会对一些现象表现出茫然。所以,尝试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社会模拟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3、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尝试团队合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可见,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不是一味的说教、单纯的“传授”,我们要适应改革潮流,突破“围墙式”教学,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的艺术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简要的几句话,道出了“看”的契机,解决了授课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看、怎么样看的难题。可见,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互为一体的。教师的教法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与学生的学法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才能学有所得。“美术学科教育的关键是美术老师”。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从业务文化素质、教师能力、心理品质三方面提出要求。呼唤所有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博采众长,“一专多能”。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我,成为社
美术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