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细胞学说
(1)细胞是所有生物(病毒除外)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新细胞由已经存在的老细胞(分裂)产生
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大小。
最小的细胞支原体最大的细胞: 鸵鸟蛋蛋黄最长的细胞: 神经细胞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
3)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数目增加并伴随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体积与细胞数目成正比。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3、细胞学说的科学意义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使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有了共同的结构基础,是生命统一性的逻辑基础。
与进化论一起,奠定了生物科学的基础。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二、细胞的形态结构
1、细胞的分类
结构的复杂程度与进化顺序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营养类型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2、几种细胞的典型结构
原核细胞均为单细胞生物:有支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等
真核单细胞生物:酵母、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的共同特征都有细胞膜都有核物质都有核糖体增殖方式都为一分为二
3、重要细胞结构介绍
①细胞壁
植物、原核生物、真菌和某些原生生物特有的结构。
真核细胞的细胞壁:厚度:。
组成:微原纤维+基质(多糖和蛋白质)(原核生物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功能:保持细胞外形(球状、杆状和螺旋状);防止大分子入侵;抑制机械和渗透损伤;
②细胞膜(质膜)
厚度:一般为4-10nm。组成:脂质、蛋白质和糖。
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如下:脂双层形成细胞膜的框架; 蛋白质“镶嵌”于脂双层中; 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具有动态特征。
功能: ①控制水分、养料、代谢废物等各种物质的出入; ②镶嵌其中的蛋白质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交流与各种代谢活动。③膜上的糖分子是细胞识别的关键
上述膜结构还用以分割形成各种细胞器,成为细胞器膜。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
③细胞核——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
由两层生物膜围成(内膜、核周腔、外膜) 遗传信息贮藏在核内是DNA复制和RNA合成场所。
核被膜(核孔):利于核内和原生质之间的物质交流染色质/染色体:遗传物质
核仁:rRNA合成的场所,产生核糖体核基质:纤维网架结构,维持形态、固定作用
核质:细胞核中的透明物质
④细胞质及其中的细胞器
细胞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各种细胞器分布其中。(胞内细胞核和细胞器以外的空间) 细胞质基质里充满蛋白质溶液(胞质溶胶)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rRNA
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用氨基酸合成多肽链。
游离态:悬浮于细胞溶胶中,合成细胞质蛋白、叶绿体线粒体蛋白、核蛋白
结合态:连在内质网膜或核被膜上,合成分泌蛋白、膜蛋白和溶酶体蛋白
内质网:蛋白质的继续合成和修饰(糙面内质网)和其他功能(光面内质网)。
紧挨细胞核被膜外侧,系由单层生物膜围成的
糙面内质网(rER):分泌蛋白的继续合成、修饰和折叠;产生膜(转运小泡)
光面内质网(sER)的功能因细胞种类不同:
合成脂质(脂肪、磷脂、固醇类):卵巢细胞(雌性激素)、肾上腺细胞(肾上腺素)
参与糖类代谢:肝细胞(糖原糖磷酸酯葡萄糖)
解毒作用:肝细胞(sER上的酶使药物带上羟基,增加水溶性)
Ca2+的贮存(“休息室”):肌肉细胞
高尔基体:完成内质网分泌蛋白质的最后修饰和折叠工作。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的、离细胞核稍远的片状囊泡结构;
具有“极性”: 顺面、接受侧(靠近细胞核、凸面) 反面、外运侧(面向质膜,凹面)
功能: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贮存、分拣和转运中心;
合成分泌到胞外去的多糖(如植物的果胶质等)。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共同参与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①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与粗面内质网外表面的结合,并在ER腔中糖基化;
②从内质网形成的转运小泡携带新合成并经糖基化的蛋白到达顺面高尔基体;
③通过膜融合,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并在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后通过膜泡转运到反面高尔基体,形成分泌膜泡;
④从高尔基体囊泡上断裂的膜泡携带内含物移向质膜,抵达并与质膜融合后膜泡内容物(蛋白质、多糖等)便被释放到胞外,而膜泡的膜成分补充扩增到细胞膜中。
溶酶体:消化分解来自胞外的食物和胞内废物。溶酶体的标志酶是酸性水解酶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的、大小不一的球状囊泡结构;
内含60种以上的水解酶类,可催化蛋白质、多
smkxdl生命科学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