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课件.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课件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古诗词背诵”,选编了8首古诗和2首词,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难点: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教法:点拨,引导。五、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读成诵。六、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简介等。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指名背诵《长歌行》。(二)、学习《七步诗》1、师: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2、指名生解诗人及创作经过。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5、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6、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7、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8、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三)、学习古诗《鸟鸣涧》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1、师:“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2﹑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3﹑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4﹑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四)、总结拓展。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五)、板书设计七步诗【三国?魏】曹植豆和豆秸相煎何急鸟鸣涧【唐】王维山中月夜美静第二课时(一)、整理已有的关于送别诗的学习经验1、背诵已学过的送别诗两首;2、思考一般情况下送别诗会有哪些东西作者一定写?(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难舍之情)(二)、学习《芙蓉楼送辛渐》1、自由读本诗,运用经验学习,教师作适当的反馈。2、梳理在自学本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诗中有两个时间,三个地点名等等)3、读通本诗,并在对本诗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理解“一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冰心在玉壶”。指出修辞手法在诗句中的妙处。4、指导朗读。5、背诵本诗。(三)、学习《江畔独步寻花》过渡: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齐读课题,教师板书。1、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有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困难,把它提出来。生自由提。第一句: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第二句:重点理解“千朵万朵,满,压”第三四句: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3、指导朗读。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4、背诵全诗(四)、小结1、杜甫不光是写了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这两首也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出示课件,自己试着读一读。2、课下,希望你能把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这两首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五)、板书设计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千朵万朵压满江畔独步寻花:蝶舞莺歌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生背诵前四首古诗。(二)、学习《石灰吟》1、板书课题,解题。生齐读。师:“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儿吟》等。2、读通诗句(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2)师生相机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3、理解诗意(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4、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坚忍不拔)5、背诵本诗。(三)、学习《竹石》1、今天我们要读的也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2、初读《竹石》。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来。3、借助诗题,解释古诗。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6、背诵本诗。(四)、小结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两首古诗都是借物喻人。(五)、板书设计石灰吟【明】于谦若等闲全不怕坚忍不拔宁死不屈竹石【清】郑燮磨难打击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杜甫诗,指明生背。(二)、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紧扣“快”字,揭题。(板书:“生平第一快诗”)指名生说自己的理解。2、与文本对话,质疑问难解诗意。师:“安史之乱”经久不息,给国家和人民(包括诗人自己)造成了种种痛苦和灾难。平叛捷报一旦飞来,饱经战乱祸患,漂泊他乡的诗人会做怎样的描述呢?(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生读,齐读。3、交流,预习过程中,你们能凭借文中注释理解诗意吗?哪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困难呢?师引导,注意古今异义。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再读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歌的理解。4、诵读感悟,读懂诗人。谁愿意把这首诗完整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诗。让我们边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诗人身边,再次感受诗人的狂喜,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5、背诵这首诗。(三)、学习《己亥杂诗》1、解题,作者简介(1)《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2)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2、朗读这首诗,交流对诗句的理解。3、师引导理解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多用作人才选拔。4、感受诗人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5、指导朗读,背诵。(四)、小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五)、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悲喜交集欣喜若狂放歌纵酒归心似箭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政治毫无生气变革(选拔人才)第五课时(一)、导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二)、学习《浣溪沙》1、解题“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2、小组交流,理解词句。(1)上阕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这些画面渲染出一派怎样的春景?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小结:这是一首触景生情(即景抒怀)、蕴含人生的小词,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4、指导朗读,背诵。(三)、学习《卜算子》1、朗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散读——个读——齐读。)2、揣摩词语,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采取学生质疑、同学解答、教师指点又不断诵读的方式。3、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诵读出景语中的情语。(示范读——散读——个读——指点——男女分句读)(四)、小结(五)、板书设计浣溪沙【宋】苏轼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韵律美融情于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八、作业布置:1、整理笔记,复习诗句意思。2、背诵、默写诗词。3、完成综合性练习。九、课后反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025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703 KB
  • 时间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