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泉州海事局船载危险货物监管情况汇报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泉州海事局船载危险货物监管情况汇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泉州海事局船载危险货物监管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一)危险品运输情况近年来,随着泉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临港石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泉州辖区危险品船舶进出港艘次和吞吐量逐年上升,危险品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特征明显,到港及过境危险品种齐全,货品繁杂,数量巨大,船舶污染风险不断提高,辖区安全监管风险日益攀升。2025年,辖区危险品船舶进出港10597艘次,危险品吞吐量4465万吨,其中到港大型原油轮87艘次,;进出港载运危险化学品船舶2884艘次,吞吐量423万吨;进出港危险品集装箱403TEU,;过境危险品集装箱1292TEU,。2015年1-7月,辖区危险品船舶进出港6672艘次,危险品吞吐量3160万吨,其中到港大型原油轮53艘次,进口原油1252万吨;进出港载运危险化学品船舶1618艘次,吞吐量227万吨;进出港危险品集装箱408TEU,;过境危险品集装箱1486TEU,。(,,%,%)散装液体危险货物方面,重点集中在泉港、南安辖区。泉港辖区主要是福建联合石化及泉州中化石化两大石化企业进口的原油以及内贸出口的成品油、散装液体化学品,及其配套下游化工产业所需的各类散装液体化学品原材料进港和成品出港,同时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应急处置的工作需要。(三)应急预案及《规划》情况《泉州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最早于2005年发布实施,2011年我局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对进行修订和完善,并由泉州市政府重新公布实施。目前辖区基本形成以《泉州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为主体,《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计划》及《船上油污应急计划》为支撑的船舶污染应急体系,初步构筑了比较完善的泉州水域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体系框架,确立了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组织协调机制。《泉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已于2014年由泉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成为在福建辖区首个颁布市《规划》。目前级正通过与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动落实《规划》建设具体工作。(四)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情况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于2013年1月份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配备了一批具有的溢油应急设备和器材,包括中型自航式收油机、大型收油机、卸载泵、重型围油栏和微生物消油剂等。目前,该设备库应急设备和物资的配备标准已达到一次性应对500吨溢油污染事故的水平,同时具备一定的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五)应急演练情况2011年10月,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溢油应急演习--“福建2011海上溢油应急演习”在泉州成功举办、,有效检验了省、市两级海上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验了辖区海上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锻炼了辖区海上搜救和污染应急队伍,得到部局和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近三年来,我局两级海事管理机构联合相关码头作业单位及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组织各类型溢油(化学品泄漏)应急演习近十次。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对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应急待命突击抽查四次,重点检验辖区应急能力反应和保障能力。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辖区已初步形成由国家设备库、港口企业、社会清污力量构成的溢油应急力量体系,应急设备数量及处置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泉州市辖区可供调用的各类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船舶及辅助船舶有三十多艘(其中专业溢油回收船7艘)、收油机20多台、围油栏近3万米,吸油毡30多吨,消油剂50多吨;各清污单位目前共有具备专业清污资质的指挥和操作人员180人,码头作业单位兼职清污应急人员120人。二、主要举措(一)以危防管理“三年”活动为抓手,促进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水平提升。2013年以来,我局以全面实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为主线,组织开展包括“规范管理年”、“完善落实年”、“巩固提高年”的加强危防管理工作“三年”专项活动,建立和构建完善的危防执法体系、高效的危防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快速的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船载危险货物监管水平提升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推动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水平提升。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提高船载危险货物监管过程控制能力。1强化申报管理。全面推进船载客货系统的运用,加强船载危险货物申报管理,重点突出船舶适运性、危险货物适装性等有关监管要求的审查,全面掌握船载危险货物的数量、类别、性质、积载隔离、应急处置措施等相关内容,从源头上对危险货物运输作业安全进行关口把控,严格落实安全措施。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大远程电子申报推广力度,目前辖区危险货物远程申报率达100%。。以强化现场监管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海巡船艇、TV等海事监管设施设备功能,全面掌握载运危险货物船舶进出港及靠泊作业动态。依托现场综合执法机制的运行,加强对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动态执法监督,突出船舶适运、货物适装、船员适任以及应急预案、应急设备完备性、可用性检查,突出VTS全程重点跟踪与监控,落实引航、护航措施,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依托现场综合执法机制,增加载运集装箱危险货物、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供受油、清舱洗舱作业、污染物接收作业等易燃易爆作业行为检查频次,加大对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开箱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谎报、瞒报行为,全力遏制因违法夹带危险货物引发的事故。依照《现场综合执法检查参照标准》,重点加强对海上危险货物装卸作业、运输各环节的现场检查,实现对现场监管的有效闭环。2015年1-7月,我局开展液货船现场检查974艘次,开展集装箱现场检查90箱次,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箱检查22箱次,查处船载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违法行为3起。(三)以应急管理为目标,实现辖区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成效显著。1完成《泉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编制并由泉州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成为福建省首个发布实施的市级规划。,完善沿海县(市、区)海上船舶污染应急预案体系,目前辖区已有五个沿海县(市、区)完成所在辖区《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编制并由地方政府印发实施。,依托地方政府,推动辖区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湄洲湾(泉州辖区)防治船舶污染联防体正式成立,成为全省首个新型防治船舶污染联防体。石井港区、石湖港区的船舶污染防治联防体建设也在积极推动中。《福建海事局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办法》,完善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和维保工作运转机制,提升海上船舶污染和危化品应急防备和处置能力。三、存在问题和困难(一)辖区危化品处置能力与辖区污染风险不相适应。随着港口石化产业不断发展,化工品运输量不断攀升,辖区内现有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中散装化学品污染应急处置能力仍然不足,主要体现在:适用于处置危险化学品的设施设备数量不多、配置不全;适用于处置危险化学品的器材、物资短缺;处置危险化学品所需的人员防护装备配置较少;应急队伍缺乏应对危险化学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处置的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目前,船舶污染清除单位中一级、二级单位配置的设施设备主要针对溢油污染,仅仅配备了少量的散装液体化学品应急处置设备器材,针对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极其有限。(二)《规划》建设项目推进落实进度缓慢。《泉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自去年颁布实施以来,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规划建设项目的落实进展缓慢。需要地方政府牵头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分解建设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内容,逐步实现预定的建设目标,实现海上防污应急能力,特别是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学习贯彻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福建海事局海上安全监管工作部署要求,特别是针对本次省局督查要求,认真研究,抓好整改落实。(二)强化责任意识,克服时紧时松的思想,始终保持对危化品海上运输工作实施最严厉的安全监管态势。(三)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地方实际,立足职能,梳理明确海事管理机构对危险品海上运输监管工作职责边界。深入开展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研究,防范执法风险。(四)加强业务研究,及时跟踪危险品海上运输管理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研究,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解决辖区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五)积极开展与海关、国检、港口等部门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完善货物申报信息的共享机制和通报机制。(六)加强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强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检查,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有效打击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行为。探索联合开箱查验、现场检查的联合执法工作模式。(七)加强危险货物监管人员装备配备。根据辖区危险货物监管工作特点,落实危险货物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员防护装备配备,保证执法人员自身安全,同时满足事故处理应急和日常监管工作开展需要。(A)积极跟踪《福建省海上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方案》的推进实施情况,积极推进泉州海域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拓展提升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危化品应急处置功能。
2025年泉州海事局船载危险货物监管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