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是由【74892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一、本章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自然地理规律
人类活动状况
环境问题与
可持续发展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必修Ⅱ
(宏观 、基础)
必修Ⅲ
(典型案例)
选修Ⅵ (具体、深化)
必修Ⅰ
必修Ⅱ
对立
区域的基本含义(特征、空间结构、产业结构)
01
区域发展阶段(指标与三个阶段)
02
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南北差异、西部开发)
03
区域经济联系(东西合作、资源调配、产业转移)
04
二、本章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
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区域的概念”要求能识记。
“区域的基本特征”要求能够理解,并通过活动,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
阅读材料“区域地理学”不作知识性要求。
教学要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要求能识记。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要求通过活动,在理解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因素的基础上,能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教材活动中的两个案例不作知识性要求。
阅读材料“区域空间结构”不作知识性要求。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要求能识记。
“我。
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01
了解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表现。
知道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通过活动,学会对实际区域案例的产业结构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阅读材料“区域产业划分”不作知识性要求。
理解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02
02
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
数据和图表的分析方法,比较的方法。
树立区域的整体性观念。
要求建立起区域中各要素,包括自然区域中的个自然因素之间,社会经济区域中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观念。这里强调的是观念。
01
发展要求:
1
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区域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了区域环境的综合性特征。
2
要求能综合分析自然区域或社会经济区域实际案例的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说明:“从经济活动所反映的区域空间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可作为课外学习内容。
4
活动1:建议分为两个活动。
活动(1):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
建议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在课内以讨论的方式完成。
活动(2):读图1—1、1—2、1—3、1—4,说一说自己家乡所在地与图中的四个地区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哪些差异?观察图1—5、1—6、1—7,分别说出他们的区域特征,谈一谈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个区域有哪些差别?
活动建议和活动要求
STEP2
STEP1
通过两个读图活动,了解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训练分析应用资料的能力;感悟区域间的差异。
对7张图片所示区域类型(如雨林区域、工业区)的特征不作知识性要求。
活动目标要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