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危重患者的输液管 】是由【tieruog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危重患者的输液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危重患者的输液管理及护理
定义
将患者所需的治疗液体根据输液目的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输入病人体内的计划及具体实施措施。
输液管理基本要求
明确各类液体输入的目的及要求
明确不同液体输入对机体的影响
决定输液的速度及先后顺序
制定液体输入过程中需要定时观察的内容及需要告知医生的情况。
检查液体质量 (PH值 、渗透性 、 配伍禁忌)
注意病人的病史和过敏史
检查静脉通路(静脉导管通畅度 导管长度 局部情况 )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按照药物特点进行储藏
输液前必须仔细检查空气是否排净
判断医嘱中同时给予的药物之间以及与其他处理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矛盾或不良相互作用,如有疑问,应该与医生沟通
输液治疗前
输液治疗过程中
1
保证输液系统各个连接点固定牢靠,三通开关不能有血迹污染
2
经常检查输液部位局部情况
3
避免液体滴空
4
必须在注射器上标注所有泵入药品的药名,浓度,与之相连的三通上要注明药名
5
随时观察输液泵所泵入的液体量是否与实际输入的液体量相符
6
准确统计患者的出入量
7
输液治疗结束后
01
及时冲管及封管
02
防止导管滑出以及患者自行拔出
03
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触痛,以便及时处理
(若有持续发热,做导管细菌培养)
04
更新理念,采取主动静脉治疗模式 :1、主动静脉治疗是对患者、治疗需要和血管通道器材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器材为患者进行输液的工作模式,在患者入院后24~48h进行评估,放置、使用适宜的输液器材,进行健康教育,完成输液治疗。2、针对病情评估,应掌握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过敏史、活动情况、配合程度、皮肤血管情况及穿刺部位、患者意愿、家庭经济情况、病情是否允许等因素。3、选择血管通路,心肺复苏患者应选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立即建立3~4条静脉通路,宜选择上腔静脉,多发性骨折患者避免选择伤残肢体,锁骨下静脉穿刺对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液时便于护理,可测中心静脉压。4、对治疗方案评估,应明确输液目的、速度、性质、药物种类及其PH渗透压,是否引起刺激、灼伤,输液治疗时间。
应合理选择穿刺工具类型,严格无菌操作,采取正确的固定、冲管、封管技术,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腐蚀性药物等持续静脉输注。中心静脉导管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流动力学检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1
2
3
4
5
操作前后应执行手卫生,不应戴手套取代。
消毒时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01
静脉注射 应根据药物及病情选择适当的推注速度。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官腔内。
静脉输液 输液过程中,应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
危重患者常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的基本要求
02
肠外营养 危重患者常输注肠外营养液,PN液宜现配现用,应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如需要暂存,应置于4℃冰箱内,并复温后再输注。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均速输注。
密闭式输血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分别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可输注。输血开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液制品成分调节速度。血制品不应加热和加入其他药物。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1U全血或成分血在4小时内输完。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检测。输完毕应记录时间并写在输血袋上,将空血袋保存24小时。
静脉输液治疗关键环节管理
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确保输液用具及输液附加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输液泵的安全应用
做好输液管道的安全维护
转送患者时的输液安全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静脉炎:应拔除管道,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停止在患肢输液,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观察渗出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压迫,观察置管侧肢体及周围有无肿胀、疼痛和观察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活动情况。
导管堵塞: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确认堵塞时立即拔除。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遵医嘱抽取血培养等处理。
3
2
1
4
危重患者的输液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