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是由【wxq36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Page 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哥哥?姐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教学目标:
Part 1
识记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性别行为的基本内涵
Part 2
探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Part 3
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Page 3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是在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从而导致儿童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性别差异。
Page 4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01
例:男养家女做饭;男要勇敢,女要细心;男生翘腿,女生要坐姿端庄
02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03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1
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2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3
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初步产生性别行为
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社会性发展
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幼儿期,儿童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
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
性激素(荷尔蒙)
社会因素:包括父母、教师及社会舆论
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