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第21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21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1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广播技术基础
电视技术基础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融合应用
政策法规与产业环境分析
新型终端设备介绍与未来展望
contents
目
录
01
广播技术基础
广播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节目的传播工具,具有传播迅速、覆盖广泛、收听方便等特点。
广播技术经历了从无线电报的发明到调幅广播、调频广播、数字广播等阶段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重要媒介。
广播定义及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广播定义
广播电台组成
广播电台主要由发射机、天线、馈线、调制器、话筒、音频放大器等设备组成。
工作原理
广播电台通过调制器将音频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再通过发射机将高频信号放大并经由天线发射出去,收音机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
广播电台组成与工作原理
无线电波具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绕射等传播特性,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也有所不同。
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传播受到地形、建筑物、大气层、电磁干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多径效应、干扰等问题。
影响因素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及影响因素
调频广播
调频广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好、可用频带宽等优点,适用于城市及人口密集地区。
调幅广播
调幅广播具有传播距离远、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抗干扰能力较差,音质也不如调频广播。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幅广播已逐渐被调频广播和数字广播所取代。
调频与调幅广播技术比较
02
电视技术基础
通过摄像机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形成标准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产生
电视信号传输
信号调制与解调
电视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包括同轴电缆、光纤、微波等传输介质。
在传输过程中,电视信号需要进行调制,接收端再进行解调以还原原始信号。
03
02
01
电视信号产生与传输原理
主要包括PAL、NTSC和SECAM三种制式,不同制式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
彩色电视制式
彩色电视通过三基色原理实现彩色图像的显示,需要正确处理色度、亮度和同步信号。
彩色电视原理
为解决不同制式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国际电信联盟制定了统一的国际电视标准。
兼容性问题解决
彩色电视制式及兼容性问题
第21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