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 】是由【1130474171@qq.co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
目录
自然观概述
古代自然观
近代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现代科学革命与当代自然观变革
自然辩证法在当代意义和价值
自然观概述
01
自然观定义与内涵
自然观定义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观内涵
包括对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特征、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01
02
03
以直观、猜测和思辨为主要特征,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中国的自然观念。
古代自然观
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和严格的因果律。
近代自然观
随着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深入,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代表的现代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辩证发展、普遍联系和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现代自然观
自然观发展历程
自然观在哲学体系中地位
自然观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自然界领域的具体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观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哲学领域密切相关。例如,认识论中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探讨,需要以一定的自然观为前提和基础。同时,方法论中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也离不开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价值论中关于自然界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探讨,也需要以一定的自然观为依据。
自然观与哲学其他领域
古代自然观
02
01
自然界是物质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02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自然界固有的属性。
03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客观的规律,这些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03
自然界的变化是精神作用的结果
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是由精神或意识的作用引起的,而不是物质自身运动的结果。
01
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古代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02
自然界是精神的产物
自然界是由精神或意识创造出来的,是精神的外化或表现。
古代唯心主义自然观
天人合一
古代自然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万物都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变化,人类不应该随意干预自然。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古代自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和万物之间的关系。阴阳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五行则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力量。
古代自然哲学思想
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