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瓷碗破碎
C.干冰升华
D.铁生锈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的原因是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②氧气易溶于水;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⑤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⑤
B.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3. “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PbCrO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门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5 D.+7
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受空气成分明显影响的是:(  )
A.氧化钙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氯化钠
5.中国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价
B.-3价
C.+2价
D.+3价
6.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
A.+2 B.-2 C.+4 D.+6
7.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8.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Z>X>Y C.Y>Z>X D.Z>Y>X
9.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10.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 B.生铁 C.碘盐 D.清新空气
12.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4 D.+6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请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选择此收集装置的原因_____;一段时间后,他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若F中盛装澄清的石灰水并用此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从_____(填“a”或“b”)进入,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图I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4.实验室里经常用如下装置制取常见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b______。
(2)某气体可以用B、C装置组合制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只能用D装置不能用C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5.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
加入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1
锌粒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气泡
A是______溶液;
B是______溶液
方法2
碳酸钠溶液
A中______;
B中______。
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若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
(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1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g,水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砝码或移动游码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时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A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吸收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原理为:。已知1 t的二氧化硫,计算:
(1)128 t这种煤燃烧会生成_____t的二氧化硫。
(2)理论上需要加入多少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才能完全吸收128t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写出计算过程)
18.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水壶中的水被烧开时,壶盖被顶起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A、 石蜡熔化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瓷碗破碎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在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铁生锈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D。
2、C
【详解】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C。
【点睛】
不溶解于水或不易溶解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的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A
【详解】铬元素化合价为价,氧元素显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故选A。
【点睛】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4、D
【解析】氧化钙易吸收水分,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浓硫酸易吸水,三者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或二氧化碳,只有氯化钠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化,不受空气成分明显影响。
故选:D。
5、B
【详解】硅元素显+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
故选:B。
6、C
【解析】亚硫酸(H2SO3),其中亚硫酸中硫元素(S)的化合价为∶﹙+1﹚×2+x+﹙-2﹚×3=0,x=+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某元素化合价。
7、D
【详解】A、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可溶性杂质,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部分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选项A错误;
B、沉淀除去的是部分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部分不溶性固体杂质和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选项B错误;
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故净化的程度不高,选项C错误;
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选项D正确。故选D。
8、D
【详解】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Z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Z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把Y放入X盐溶液中,在Y表面有X析出,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Z>Y>X;故选:D。
【点睛】
本题从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角度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并考查总结问题的能力。
9、D
【解析】乙醇属于易燃物品,故选D。
10、D
【详解】“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氟、钙、碘、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11、A
【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生铁是由碳、铁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碘盐是由碘酸钾和氯化钠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清新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TiO2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Ti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试管 A C(填字母)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装置漏气 a CO2+Ca(OH)2=CaCO3↓+H2O 溶液变红色,塑料瓶变瘪
【详解】(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试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固液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是:A,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是C,选择此收集装置的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一段时间后,他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漏气;
(3)若F中盛装澄清的石灰水并用此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从a进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用图I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产生碳酸,装置内压强变小,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塑料瓶变瘪。
14、铁架台 集气瓶 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仪器a是铁架台;仪器b是集气瓶;
(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C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B、C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D装置不能用C装置。
15、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氢氧化钡 硫酸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NaOH、Na2SO4、Na2CO3
【解析】方法2:通过方法1的实验现象可知,a是氢氧化钡溶液;b是稀硫酸;所以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a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故填:
加入的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1
锌粒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气泡
A是 氢氧化钡 溶液;
B是 硫酸 溶液
方法2
碳酸钠溶液
A中产生白色沉淀 ;
B中 产生气泡 。
(1)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c中有碳酸钠,溶液d中有硫酸,化学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故填:H2SO4+Na2CO3=Na2SO4+H2O+CO2↑
(2)若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c中有剩余氢氧化钡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3)若无明显现象,则c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d中含有硫酸钠会使e中含有的溶质最多,故填: NaOH、Na2SO4、
Na2CO3
16、量筒 B 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AB 100
【解析】(1)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量筒;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g×15%=,需要水的质量=50g-=;
(3)称量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左盘药品质量过大,应选: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使天平平衡;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时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则称量药瓶质量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选:AB。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的溶液质量=,则需要水的质量=150g-50g=100g;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2)5t
【详解】(1)128 t这种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为:128×=;
(2)设理论上需要加入x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才能完全吸收128t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

x=5t
故理论上需要加入5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才能完全吸收128t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
18、(1);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x=%
答:%。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g-=;
(2)见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1)水壶中的水被烧开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填: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故填:分子构成不同。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ailonggua
  • 文件大小197 KB
  • 时间2025-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