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系统优化研究
江娜
(华菱涟钢物流管理中心湖南娄底 417009)
摘要:铁路运输是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的主要方式,本文对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钢铁企业和一般企业铁路运输相比下运输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铁路运输系统优化的基本步骤和途径。
关键词: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系统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是钢铁企业的大动脉,肩负着运送物资、保障生产的重任。铁路运输总量一般可占到全厂运量的70%一80%,每年有多则上千万吨少则数百万吨的生产原辅料、燃料、半成品和成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专用线运进工厂车间或发往全国。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常被称为企业的生命线。
除了一些铁路运输的共性外,钢铁企业铁路运输与一般铁路运输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我国各大中型钢铁企业由于建厂较早,改扩建中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另外受地形条件限制,厂内轨道线路复杂不规范,没有专业的编组场地和驼峰设备。在厂区内,铁路和道路几乎普遍采用平面交叉。事故多发,给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增加困难。在炼铁站高炉区,纵列式是高炉最佳的排列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列车的走行干扰,增加线路的通过能力;横列式排列方式虽然节约土地资源,易于改扩建,但是不利于列车走行,还会增加道岔数目,使线路变得狭窄,加之铁水区的运输作业繁忙,易产生大量交叉干扰,限制列车走行速度。
钢铁企业铁路运输除了办理路、厂车辆交接,接发货物外,还要担负厂内中转运输任务,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特别考虑要安全性、时间性和准确性。
(l)安全性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大部分属于特种货物运输,例如在运输铁水的过程中,铁水的温度大约在1200℃一1300℃之间,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脱轨造成车辆倾覆,大量铁水流出,不但作业人员的生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在短时间内铁水会凝结,造成机车、车辆、线路以及附近设备大面积熔化,由于线路及通信设备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导致生产严重停滞,经济损失巨大。
(2)时间性
钢铁企业铁水罐车在高炉下的停留时间是固定的,停留时间与出铁水的时间要相一致,根据生产作业要求,超过这个时间,罐车必须离去,由于高炉出铁批次的限制,罐车的数量和停留次数也是固定的。延误高炉区铁水运输,不仅会造成炼铁站后续作业的等待,降低高炉的生产效率,还会延误炼钢站的生产,造成炼钢厂的设备空闲。
(3)准确性
钢铁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不延误出铁水的时间,要求调度人员不能排错进路,机车司机不能操作失误,列车取送铁水的罐车必须在指定的高炉下对位停放,所以必须确保铁路运输组织作业的准确性。
钢铁企业铁路道岔多,股道短,复用线路多,机车多、运行区域固定,特种车辆多,行车调度的难度往往高于一般铁路运输调度;特别是钢铁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变更生产方向,新建厂房和产量调整导致厂区运输线路的频繁变动,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对厂区线路进行改造,致使行车组织更为复杂、多变。
因此在优化行车组织调度优先级别上,根据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系统的自身特点,本文建立钢铁企业铁路运输能力利用指标如下:
(l)道岔(组)占用时间。
道岔(组)占用时间指的是采用合理
钢铁企业铁路运输系统优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