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团部集中供热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代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新疆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团部集中供热工程
项目承办单位:新疆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
法人代表:马道忠(团长)
项目拟建负责人:王辉(副团长)
项目拟建地址:新疆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达因苏镇)
项目主管部门:新疆兵团农九师发改委
项目拟建管理办公室:工交建商科
办公室主任:朱建新(工交建商科科长)
编制单位:新疆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分院
编制依据
《编制一六五团团部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委托书》
《农九师一六五团总体规划》
农九师一六五团基础设施调查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
《锅炉房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41-9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JJ34-90)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T81-9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编制范围
1、新建锅炉房
2 、改扩建热力主管道
编制年限
编制基准年:2005年
近期规划年限:2005年~2010年
远期规划年限:2011年~2020年
以2020年为远期规划确定供暖规模,包括拆除团部原有锅炉房、另行新建锅炉房及新铺设供热管网,以满足团部冬季采暖需要。
根据国家制定的集中供暖工程建设方针,本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提供优质的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集中供热、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根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以“农九师一六五团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团部目前供热状况及实际发展情况,确定锅炉房和供热管网的规模;
2、力求锅炉房及供热管网布置合理、运行安全,以减少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3、采取成熟的工艺流程,积极采取新技术和新措施,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地处额敏县东北边境达因苏山区,边境线长75千米,是一个多民族的贫困农牧团场,全团总面积827千平米,,,,,团部设在距额敏县64千米的达因苏镇。
截止2004年末,全团人口5560人,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满族、锡伯族等九个民族组成。汉族人口4334人,%,少数民族1226人,%。
2004年末,全团国内生产总值500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362万元,第二产业398万元,第三产业1244万元。年未人均纯收入8797元。
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位于新疆额敏县东北64千米处,地处塔额盆地东北角,团部设在达因苏镇,地理坐标为:东径84°17´29″、北纬46°51´29″,该团与和布可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西与农九师一六八团毗邻,北与哈萨克斯坦相接,南与额敏县哈拉也门乡相邻,,,团部与农九师师部(额敏县)有霍达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地形
一六五团地势东高西低、三面环山、中间为山间谷地,由于沟壑纵横,山系交错形成山区盆地,西部为达因苏盆地,达因苏盆地北为塔尔巴哈台山脉海拔在1000—1600m,东南为乌日可下亦山海拔在1000—1200m,西南为宽阔的塔额盆地,达因苏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海拔在880—960m。地形是由北(山前)向南(盆地中部)倾斜,地形坡降2%—3%,呈舌状伸展。地形在东西方向上呈波浪起伏。盆地受流水的切割作用,将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黄土塬,受地形的影响,灌溉困难,多为牧草地,宜放牧。
水资源
1、地表水
一六五团区域内共有6条河流,按其流量大小依次为:萨拉依敏河、叶其克苏河、达因苏河、布尔库斯代河、乌塔拉克河、莫葫芦河,除达因河发育于乌日可下亦山外,其余河流均发育于塔尔巴哈台山南坡。叶其克苏河及达因苏河属沙拉依敏河支流,布尔库斯代河、乌塔拉克河、莫葫芦河为独立小河流。依据一六五团统计资料,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合计8050X104立方米。
2、地下水
该团地下水补给源均属天然补给源,,,但该地区内地形复杂多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五团团部集中供热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