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母亲课件.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母亲
——一位寡居后母的悲苦人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
单位:沁县郭村中学
主讲教师:魏秀娟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过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资料助读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是家中长女,在家里,她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也贤慧,最得父母钟爱,村里人都说金灶修得了个好女儿。为了圆父母建屋的梦,年仅16岁的她经人提亲嫁给了已是48岁的胡传。这一年,胡传已经48岁了,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续娶了个填房。两人相差32岁。婚后的第三年,胡适出生了,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这老夫少妻稚子三口,享受到了人间最神圣的天伦之乐。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胡传病死他乡。
胡适的母亲遭到这般沉重的打击当时还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虚龄也只23岁!她在人生的途路上才刚刚迈开几步,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
思考:面对大哥这样的人,作为后母的母亲该怎样做?
“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人,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
思考:母亲是怎样“做好做歹”应对债主的?请一位同学扮演母亲,几位同学扮演债主。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
思考:
大嫂二嫂是怎样的人,换一些其它的词语来说一说?
短短的一个句子,作者使用了两个“最”两个“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嫂子们生气了是怎样的表现?
面对这样的大嫂二嫂,母亲能怎样做?
“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品析母亲生命中的“只”和“总”
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
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
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什么是“只”什么是“总”?
“只”是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只”是忍无可忍、从头再忍,“只”是辛酸苦楚、无人诉说;“总”是事事留心、格外容忍,“总”是小心翼翼、唯恐生事;“总”是无可奈何、别无选择。

我的母亲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99 KB
  • 时间2018-0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