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宋代为什么盛产剩男剩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历史】
宋代为什么盛产剩男剩女
相亲女子拒绝新北京户口男子、网友赴越南团购新娘等新闻,让剩男剩女的话题近期再度被公众热议。其实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了大批剩男剩女,究其原因,可以说都是科举惹的祸。
<读书男应试“失时”>
宋代以文治天下,文官地位高于武官,朝廷高薪养廉且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刑不上大夫”,加之宋代官员数量庞大,一个官位常有两三人同时任职,为读书人仕进增加了机遇,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宋代男人热衷于科举。但是,成功的毕竟是少数,许多男人因为应试而“壮年未娶”,成了剩男。
司马光曾论及婚龄:“男不过三十,女不过二十耳,过此则为失时矣。”以此标准,宋朝很多男人都“失时矣”。史料记载,一位杭州举子及第时已经年过七旬,宋高宗于是“出内人施氏嫁之,年三十”。
<待嫁女不怕“多等”>
科举的繁盛,让宋代出现了“榜下捉婿”的现象,每到发榜的日子,各地的官僚和富户便出动“择婿车”,争相让新科进士做女婿。和乌纱帽市场一样,进士女婿市场也是供小于求,能抢到好女婿的也是少数,抢不到的怎么办呢?等。去年等,今年等,明年等,等出了一大批剩女。
宋代史籍中的这一类记载屡见不鲜,如真宗时,范令孙“登甲科”,宰相王旦立即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仁宗时,翰林学士胥偃初见欧阳修,便认为“子当有名于天下”,待欧阳修及第,便将女儿许配给他。
<风俗奢靡嫁娶不起>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整个社会呈现出崇尚奢华的不良风气,“风俗奢靡,日甚一日”,婚嫁费用随之一路高涨,也是出现大量剩男剩女的原因。同时,“榜下捉婿”盛行造成了一个“成功男士”强势主导的婚姻市场,进士们纷纷“娶妻论财”,更助推了剩女现象。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登第后做了汝阳王的女婿,一次“得奁具五百万”,顿时“化穷薄为富豪”。而不是皇亲国戚的人家,为了招到一个好女婿,很多都举债办婚,真是富了一个女婿,穷了一帮丈人。
(中国网)

宋代为什么盛产剩男剩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