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联考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联考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是由【rongfun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联考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10m的路程时,用了5s的时间,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在焦点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B.一张书桌的高度约
C.你的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4.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无关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5.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
D.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月食现象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瓶盖上刻有纹线 B.磁悬浮列车
C.汽车轮上装防滑链自 D.涂镁粉的手
8.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它不是光
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
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能发出红外线
D.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杀菌消毒
9.两用电器,通电时间之比是1∶4,电流对其做功之比2∶1,则其电功率之比是(  )
A.8∶1 B.1∶8 C.1∶2 D.1∶1
10.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
A.橙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1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家庭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利用热风干手器可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减小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12.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光速和声速一样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二、填空题
13.如图甲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1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光屏上出现彩色的光带,表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混合而成的。放置在红光外侧的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说明此区域存在_______ 。
15.同学们在考场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XX;考试时间:XX”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_反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反射现象引起的。
16.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三、实验题
17.(8分)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2)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g;
(3)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空烧杯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溢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烧杯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再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她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cm3,鸡蛋的体积为______cm3;
(4)分析数据可知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kg/m3;
(5)用以上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原因是______。
18.(8分)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图。
19.(8分)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在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____(玻璃管/水柱/气泡)的运动情况。
(2)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的。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快/慢)。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把这些数据处理后按要求填入下表中,并计算出各区间相应的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位)。
(_______)
区间
0~10
10~20
20~30
30~40
时间t/s
速度v/(cm/s)
(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6)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像。
(_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光源S射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在图中画出光线的光路图。
(______)
21.(8分)如图,补齐两条经过凹透镜的出射光线.
(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R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的电压;
(2)灯泡的额定功率;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4)电路中最小总功率。
23.(12分)如图所示,灯泡L标有“6V 3W”,R1的电阻为5Ω,变阻器标有“20Ω 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3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设灯泡电阻不随温度而改变)求:
(1)灯泡L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开关S1 闭合,S2、S3 断开时,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电阻R1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物体的速度为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各个时间段速度相同,所以前2s内的速度是2m/s。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近视眼镜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A正确;
B.投影仪工作时的原理是将物体放在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处,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由光路的可逆性知道,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当用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需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才可以,故D错误。
3、B
【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故B项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相差不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的频率范围如果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也听不到声音,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故C正确;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完全汽化后温度升高,故不是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故A错误;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路程应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且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B正确;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图示显示的是物距变大,像距变大,故C错误;
D.根据m=ρV可知,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6、C
【详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物在观后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A、瓶盖上刻有纹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磁悬浮列车,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汽车轮上装防滑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涂镁粉的手,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A.红外线属于光,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故A错误;
B.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可以用来加热物体,故B正确;
C.高温物体、低温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故C错误;
D.利用紫外线可以进行杀菌消毒,故D错误。
9、A
【详解】由题意可知,t1∶t2=1∶4,W1∶W2=2∶1,电功率之比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所以绿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
故选C。
11、A
【详解】“热风”说明了既能提高液体的温度,又能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这些都是加快液体蒸发的主要因素。
12、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A错B对.光在真空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二、填空题
13、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反射
【详解】[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那么胶片应该放在距离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的位置;
[2]为了让观众看到银幕上的影像,白色银幕应该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14、多种色光 热效应较为显著的红外线
【详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该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因为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人看不到红外线。放在该处的温度计经过红外线照射后,示数明显升高,说明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15、漫 镜面
【详解】[1]学生能从不同方向看清“本堂考试科目:XX考试时间:XX”等提示语,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2]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而引起的。
16、汽化 吸热
【详解】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发生汽化而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液化而放热,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因此制冷剂起到把“热”搬运到冰箱外,使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
三、实验题
17、右 42 2 40 ×103 偏大 所测鸡蛋体积偏小
【详解】(1)[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由图甲知,指针偏左,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2)[2]由图乙可知,,鸡蛋的质量
m=20g+20g+2g=42g;
(3)[3][4]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由题可知,鸡蛋体积大小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
V=40mL=40cm3;
(4)[5]鸡蛋的密度
ρ===×103kg/m3;
(5)[6][7]烧杯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再倒入量筒中,但烧杯中水不可能完全倒出,这样会使所测溢出水的体积偏小,即鸡蛋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准确,由密度公式ρ=可以所测鸡蛋密度会偏大。
18、均匀 46 48 晶体 a
【详解】(1)[1]将装有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以上,所以其示数为46℃;
(3)[3][4]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
(4)[5]比较图象丙中的a和b可知,a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b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a是晶体,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
19、气泡 运动 慢
区间
0~10
10~20
20~30
30~40

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联考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ngfunian
  • 文件大小917 KB
  • 时间2025-0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