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激光倍频技术 】是由【76235723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激光倍频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激光原理与技术
激光倍频技术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先将介质内部的电偶极子极化,然后这些电偶极子产生受迫振动,辐射出相应的电磁波。光在介质中的相速度为c/n<c,正是反映了辐射~极化~再辐射的过程。
第一项是线性极化,包括了线性光学的内容。
第三项对应更高的非线性光学效应:THG,SRS,SBS,FWM,...
非线性极化
在介质内部,电磁场E与极化P互为因果,有下面函数关系:
当 时,第二项的作用逐渐增强,即随着电场E的不断增强,偶极子的振动超过了线性区,产生了非线性效应,对应的非线性效应为:SHG,SFG,DFG,OPO…
电偶极矩辐射特点:
θ=0,<s>=0 ; θ=π/2,<s>=Imax
Electric dipole
Brewster low
在介质中,总的极化强度为P=PL+PNL,可分为线性极化PL和非线性极化PNL。 PNL是两个以上光电场E相乘的结果,导致了不同光电场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之间有能量转移,即光波之间有耦合作用。
由Maxwell方程组可以推导出相应的波耦合方程组,对于二阶非线性效应,频率关系为 的光电场有:
一个光电场的变化与其它两个光电场乘积有关,非独立传播。当deff=0时,E1,2,3=const,独立传播,无吸收。
波耦合作用
倍频的产生,(光泵浦激光器的“短波瓶颈”,Einstein系数关系)
E(ω)~E(2ω)
激光倍频技术也称为二次谐波(SHG)技术,是最先在实验上发现的非线性光学效应。1961年由Franken等人进行的红宝石激光倍频的实验,标志着对非线性光学进行广泛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开端。激光倍频是将激光向短波长方向变换的主要方法,已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并且有商品化的器件和装置,目前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
相位匹配条件及其意义
相位匹配条件的物理意义
折射率曲面
从原点O引矢径方向与K平行,取矢径长度r=n,n为与K对应的光波的折射率值,所有r端点连成折射率曲面。由于对应一个K有两个折射率,因此沿同一矢径对应两个矢径长度,因此折射率曲面是双层面,与折射率椭球不同。
对于负单轴晶体有:
相位匹配要求nω=n2ω,由于色散的存在,nω一般不等于n2ω。
01
对于各向异性晶体,由于存在双折射,不同偏振态的光电场对应的折射率也不相同。
02
在某个方向上,可以使色散与双折射互相抵消,实现nω=n2ω。
03
角度相位匹配
激光倍频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