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是由【ielbcztwz2438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通过质粒的一些特性、质粒DNA的提取、测定,学习用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的方法,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质粒(Plasmid) :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 在细胞内它们常以共价闭环的超螺旋形式存在。存在于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一些动植物细胞中,在细菌细胞中最多。
01
02
03
04
05
质粒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克隆的载体分子,具有以下特点:
易于鉴定;
易于导入受体细胞。
在受体细胞中可以独立复制;
易于筛选;
二、实验原理
高碱
细菌的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释放
①染色体DNA断裂成不同长度的线性双链DNA;
②线性双链DNA片段中的氢键断裂,双链解离变性。
①质粒DNA不发生断裂,保持双链闭合环状;
②双链DNA并不完全分离。
高酸中和至中性
变性的染色体DNA与变性的蛋白质以及细胞碎片凝聚成网络状大分子不溶性沉淀物
质粒DNA又恢复天然构型,溶解在上清液中
纯化
RNA酶消化除去RNA,并用酚抽提法除去残留的蛋白质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既能使细菌细胞裂解,又能使一些蛋白质变性,所以SDS处理细菌细胞后,会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破裂,从而使质粒DNA以及基因组DNA从细胞中同时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DNA遇到强碱性(NaOH)环境,就会变性。然后,用酸性乙酸钾来中和溶液,使溶液处于中性,质粒DNA将迅速复性,而基因组DNA,由于分子巨大,难以复性。离心后,质粒DNA将在上清中,而基因组DNA则与细胞碎片一起沉淀到离心管的底部。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将质粒DNA从细菌中提取出来。
三、主要试剂及作用
8
溶液Ⅰ:由葡萄糖、EDTA、Tris-HCl组成 (保护、缓冲)
葡萄糖的作用是增加溶液的粘度,减少抽提过程中的 机械剪切作用,防止破坏质粒 (保护作用)
EDTA 的作用是络合掉镁等二价金属离子, 防止DNA酶对质粒分子的降解作用(保护作用)
Tris-HCl 使溶菌液维持溶菌作用的最适PH范围(缓冲作用)
溶液II:由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与 NaOH 组成(裂解、变性)
SDS的作用是解聚核蛋白并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之变性(裂解细胞和蛋白质变性作用)
NaOH(PH>12)的作用是破坏氢键,使DNA分子变性(DNA变性作用)
溶液III:HAc和 KAc组成的高盐溶液 (复性,分离)
01
HAc溶液能中和溶液Ⅱ的碱性,使染色体DNA 变性而发生缠绕,并使质粒DNA复性。
02
KAc会与SDS形成溶解度很低的盐,并与蛋白质形成沉淀而除去;溶液中的DNA也会与蛋白质-SDS复合物缠绕成大分子而与小分子质粒DNA分离。
03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2.22 MB
  • 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