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电大版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电大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判断题(把对的的符号“ J”或错误的符号“X”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记录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
2、在全录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X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V )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日勺,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X )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成果所得的资料与否全面来划分的(X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也许一致。(X )
7、在记录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V )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日勺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J )
9、记录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X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辨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X )
1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X )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体现出来的。(X )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X )
1 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 3,这是一种比较相对指标。(X )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应了现象总体日勺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日勺差异状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性。
(V )
16、抽样推断是运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性进行估计的一种记录分析措施,因此不可防止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日勺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17、从所有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只也许构成一种样本。(X )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测对象日勺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X )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V )
2 0、在其他条件不变日勺状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X )
2 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应抽样的也许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日勺抽样误差也许不不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也许不不不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重要联络表目前: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记录指标和记录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亲密联络的概念。两者的重要区别是:
指标是阐明总体特性的,标志是阐明总体单位特性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体现,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 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3、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3、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测用以推算总体 数量特性的一种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成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性。(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 则从所有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确实定完全由随机原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原因的影响, 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均有同等的中选也许性。
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目前经济性、时效性、精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抽样调查的作用:可以处理全面调查无法或困难处理的问题;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成果;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可 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查。
4、记录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4、根据记录研究任务的规定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记录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样而又有联 络的几种部分,称为记录分组。记录分组可以按分组的任务和作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以及分组标志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类。记录分组按其任务 和作用的不同样,分为类型分组、成果分组和分析分组。进行这些分组的目的,分别是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研究同类总体的构造和分析被研究现 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络和依存关系。类型分组和构造分组的界线比较难辨别,一般认为,现象总体按重要的品质标志分组,多属于类型分组, 如社会产品按经济类型、按部门、按轻重工业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多是构造分组。进行构造分组的现象总体相对来说同类性较强。如全民所有 制企业按
如全民所有制企业按产量计划完毕程度、劳动生产率水平、职工人数、利税来分组。分析分组是为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依存关系的分组。分析分 组有明显的特性,易与类型分组、构造分组区别。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与原因标志对应的标志称为成果标志。原因标志多是数量 标志,也运用品质标志;成果标志一定是数量标志,并且规定计算为相对数或平均数。记录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朴分组和复合分组。简朴 分组实际上就是各个组是按一种标志形成的。而复合分组则是各个组按两个以上的标志形成的。
记录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品质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部门、轻重工业等标志分 组。变量分组按数量标志进行的分组,例如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分组等。
5、什么是记录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5、在记录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 分派数列。分派数列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6、构造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样日勺特点?请举例阐明。6、答题要点:构造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原则,计 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应总体内部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所有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样部分数 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样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 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阐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L 3倍
7、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7、答题要点:重要区别是:⑴其他多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 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样的但又有联络时属于不同样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⑵计算成果体现形式不同样。其他相对 指标用无名数体现,而强度相对指标重要是用有名数体现。⑶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他相 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
8、怎样理解权数日勺意义?在什么状况下,应用简朴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成果是一致的?8、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就是 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在计算平均数时,由于出现次数多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大些,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 均数的形成影响小些,因此就把次数称为权数。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所占比重均相等时,权数就失去了权衡 轻重的作用,这时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成果与用简朴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成果相似。
9、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9、变异系数是以相对数形式体现的变异指标。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样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下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常用的是原则差系数%=:
10、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均有哪几方面的特点?10、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总体对应数量特性的记录分析措施。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措施论(2 )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措施(4) 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1、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原因有哪些? 11、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尔原因使样本各单位的构造局限性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构 造,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抽样误差之因此不同样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由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 技术问题,可以防止或防止;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防止的,只能加以控制。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原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
位数、抽样措施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1 3、指数W、J作用有哪些?13、指数的作用有如下几种方面:①综合反应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
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②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原因变动的影响程度。包括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变动受 各个原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③运用持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4、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试列式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14、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特定权
数的条件下。详细讲,加权算术平均数值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q。P。)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值要成为综合 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汇报期总值(qiPt),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q\
Ykqo po kq=
Zqa po
z - qa po
qu _ Zqi p。
Zqupo Z90 Po
ZqT p\
1 5、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是定基发展速度?两者有何关系?15、环比发展速度是汇报期水平与汇报期前一期水平对比的成果,反应现象在前
后两期的发展变化,体现现象的短期变动。(2分)定基发展速度是各汇报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对比的成果,反应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 展的总速度。(2分)两者的关系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对应的关系式为:
al a2 a3 % an
a0 al a2 an-l a0
2 3、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有何意义?动态分析采用日勺分析指标有哪些? 1 6、动态数列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样步间上的一
系列记录指标值准时间先后次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速度、预测现 象发展趋势的基础。动态分析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以分析现象发展的水平,包括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两个指标;另一类是分析现象发展的 速度,包括发展速度、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
26、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17、时期数列是指由反应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
时点数列是指由反应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两者相比较有如下特点:(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持续记录的特点, 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持续记录的特点。(2)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3)时期数列的各 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六、计算题
1、某车间有3 0个工人看守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5 4 3 4 2 6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派数列。
1、答案:
看守机器台数(台)
工人人数(人)
频率(%)
2
4
10. 33
3
7
20. 33
4
12
0
5
5
6
2
6. 6 7
合计
30
100. 00
阐明:对离散变量,假如变量值的变动幅度小,就可以一种变量值对应一组,用单项式分组。
2、某班4 0名学生记录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6
73
72
68
75
97
58
81
54
79
76
76
71
60
90
65
72
76
89
92
64
57
83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 0分如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 0 — 8 0分为中,8 0 —9 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规定:
⑴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派表。
⑵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措施日勺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状况。
2、答案:(1)
成绩
学生人数(人)
频率(%)
60分如下
3
7. 5
6 0-70
6
15. 0
7 0-80
15
3 7. 5
8 0-9 0
12
30. 00
90-1 0 0
4
合计
40
100. 00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措施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并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3、某企业10月份生产状况(单位:台):
车间
实际产量
计划产量
第一车间
440
400
第二车间
400
440
第三车间
6 50
70 0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毕虬
3、计算产量计划完毕状况
实际产量(台)
计划产量(台)
计划完毕%
第一车间
440
400
11 0 . 0
第二车间
4 00
4 40
第三车间
650
70 0
企业
14 90
1540
96. 8
全厂产量计划完毕9 6. 8%,尚差3. 2%o
4、某工业集团企业工人工资状况
按月工资(元)分组
企业个数
各组工人所占比重册)
400〜5 00
3
20
500^6 0 0
6
2 5
600~7 0 0
4
30
700〜8 0 0
4
1 5
8 00以上
5
10
合计
22
100
计算该集团工人口勺平均工资。
4、计算表如下:
月工资组中值X
各组工人比重」_ (%) 2/
X/
450
20
550
25
6 50
30
750
15
112. 5
8 50
10
5. 0
合计
1 00
x = Zx •二一二620 元
该工业集团企业工人平均工资6 20元。
5、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状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毕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毕计划100队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毕计划105%,三个
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毕程度为:
95%+ 100%+ 105% _ sc。/
=1UU%
3
止匕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
为:18+12 + 15=15 元/件 3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与否对的?如不对的请阐明理由并改正。
5、解:两种计算均不对时。
平均计划完毕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样,不能对其进行简朴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毕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对时的计算措 施是:
又=羊二
Z(初 X)
平均计划完毕程度 _ 190 + 250 + 609 _ 1049
= 190 250 609 =15^3
095 LOO L05 = %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样,不能简朴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故对的的计算为:
平均单位成本又===吧四±12*士122 =里巨=14 83元/件
E/ 190 +250 +609 1049
6、199 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甲
1 .2
2
乙
1. 4
1
丙
1 .5
1
合计
—
4
试问哪一种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阐明原因。
6、解: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品种
价格(元)
X
甲市场
乙市场
成交额
成交量
成交量
成交额
M
m / x
F
Xf
甲
1. 2
1
2
2. 4
乙
2
1
丙
1
1
合计
—
4
4
5. 3
甲市场平均价格又=歹加 至= 1,375 (元/斤)
Z(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X =2且=12 = 1,325 (元/斤) 工于4
阐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似的,销售总量也是相似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下不同样的原因就在于多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 的成交量不同样。
7、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
甲班组:20、4 0、60、7 0、80、100、120、70
乙班组:67、68、69、7 0、71、72、73、70
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
计算全距,平均差、原则差,原则差系数;比较甲、乙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日勺代表性。
7、解:甲班组:
平均每人产量元=互=70件
n
全距 R = Xmax—Xmin =120-2° = 100件
力d* Sx-x 180 /H
平均差A、D = 2 =——=
n 8
原则差 b = JZ」/ = ,2^2 =
原则差系数v =S =空刍= % x 70
平均每人产量± =互=70{牛 全距 R = 'max 一 Xmin = 73 - 67 = 6件
Yx-x\ |12| ..
平均差A、D=± 1 =」=
n 8
原则差 b = 楞 =
原则差系数V
(7 —
70
=%
分析阐明:从甲、乙两组计算成果看出,尽管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相似,但乙班组的标志变异指标值均不不不大于甲班组,因此,乙班组的人 均产量的代表性很好。
8、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 0 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成果,平均寿命为4 5 0 0小时,原则差30 0小时,试在90%概率保
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 5%,容许误差缩小二分之一,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8、解:n=100
x = 4500 b = 300
, O- 300
(1)
=30
△x == 2 X 3 0=60
该新式灯泡的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是:
x -△ x X ^x+Ax
4 500-60< X <4 5 00+6 0
4 4 0 0< X <4560
(2) n=
32 x 3002
= 900
应抽取9 0 0只灯泡进行测试。
1 0、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反复措施抽取2 0 0件进行检查成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0. 9545( t =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日勺范围.
1 o、解:P = -?- = 4% /,=(1-^) =%
200 V n N
△ 〃 =% = %
废品率的范围:4%土2・7% 废品数量区间:4000X1. 3%-400 0 X6. 7% 52-2 6 8
13、某企业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
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
名称
基期
汇报期
甲
5 0 0
650
2
乙
200
200
-5
丙
1000
1 2 00
10
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13、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2050 =1 05. 7 4%
650 + 200 + 1200
650 200 1200
1 1
1 + 2% 1-5% 1 + 10%
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
202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电大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