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竹里馆诗词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竹里馆诗词赏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竹里馆诗词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竹里馆诗词赏析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述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下面是我整理的竹里馆诗词赏析,仅供参照。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解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四周有竹林,故名。
幽篁:深密的竹林。篁(hunɡ),竹林。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xi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译文】
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吹着口哨。在茂盛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映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
答: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
2、"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
答:"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3、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答:独坐、弹琴、长啸。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4、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宁静、淡泊的心情。
5、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6、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7、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8、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盛的竹子照耀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9、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作品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1、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一个暗写出吹笛人吹笛似乎是不经意地吹,却让诗人静听遐思。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顾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3、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请圈出句中物象)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4、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示例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5、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听到《折杨柳》笛曲
6、本诗的"关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7、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
8、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9、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本诗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
10、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暗飞声'的"暗'字,包涵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3晚春作品赏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
1、不久归:将结束。
2、杨花:指柳絮
3、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4、才思:才华和能力。
5、解(jiě):知道。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马上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将来。
1、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入,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3、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4、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5、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述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6、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激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
?请分析其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述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竹里馆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