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孝故事读后感 】是由【祖国的花朵】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孝故事读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孝故事读后感
孝故事读后感1
读了《中华百孝故事》,我被故事里的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最令我感动的是《周恩来洒泪葬父》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一直都很孝敬自己的父亲,在父亲逝世的时候,他像一个刚懂事的孩子一样,涕泪纵横,痛不欲生。
1942年7月周总理在重庆乐山中央医院动手术,在术后的疗养期间,他敏感的发现一个异常的现象——董必武同志和自己的妻子已经三天没有来了,周总理估计肯定出事了。他果断的提出出院回家的要求。
妻子邓颖超到门口来迎接丈夫。当周恩来见到妻子的胳膊上带着一圈黑纱时,两眼直瞪瞪的看着妻子,邓颖超愧疚地说:“三天前,咱家老头子突然中风,医生尽力抢救无效。他走了,考虑到你的病态承受不了这噩耗的打击,董必武和我商量,决定狠着心……”周总理没等妻子把话讲完,泪水就像断线的'珠子滚滚落下……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好长时间都懒得打个电话问个好;有的只顾自己吃喝享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记得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这些父母晚辈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跟周总理相比真实天壤之别。
我被总理深深地感动了。虽然我是学生,可能做不了什么,但我决心用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让他们少操一份心。这也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孝故事读后感2
最近,我看了《二十四孝故事》,这里面叙述了二十四个感人的孝心故事,其中,我喜欢《孝感动天》这则小故事。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古代的五帝之一,舜。他从小家境贫穷,却生来就孝顺。他的父亲脾气古怪,继母又性情变化无常,同你异母的弟弟象也很不懂事。他们多次去陷害舜,可舜却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于是舜耕田种地时,大象跑来替他耕犁,小鸟也飞来为他播种。尧舜听说了舜的事迹后不仅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还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最后又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看完后,我被舜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向舜学习,在家中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做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好学生。
记得在我小时候,脾气太坏,经常肆无忌惮的与爷爷奶奶顶嘴,时常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又谈何而来是个乖孩子呢。有一次,姐姐在帮我晒被子,而我却因为找不到心爱的凉鞋,而对奶奶发起火来,心想,肯定又是奶奶当宝贝一样“藏”起来了,每次都这样,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私自拿走我的东西,讨厌死了。过一会儿后,奶奶放下手中的活,帮我找到了凉鞋,我穿上了,可嘴里却还在不情愿的嘟囔着,烦人。我对奶奶向来都是这么的不尊敬,也不孝顺,直到我长大后,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亲情;什么叫敬;什么叫孝顺;什么叫奶奶对我的爱。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妈妈曾经与我讲过,百善孝为先,所以,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二十四孝》是我们必定要看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孝顺的人,向《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学习,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孝故事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