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第08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教师版)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08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教师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同而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 生成物会因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MgO ② Al(OH)3 ®(NH4)2CO3 @ NaHSO4 (5)NaHCO3 ⑥ Na2cO3
A.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①MgO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②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③(NHJ2CO3是弱酸弱碱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钱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氨气;
④NaHSO’是强酸的酸式盐,与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⑤NaHCOs是弱酸的酸式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⑥Na2cO3是弱酸的正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②③⑤,选B。
、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5G技术中使用的通信光缆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75%(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受撞击后会快速分解产生氮气和金属钠
D. 〃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中所描述的场景中涉及焰色反应
【答案】A
【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
,NaN3受撞击生成钠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N3=2Na+3N2个,故C 正确;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Ao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 NaHCO3 ② Al ③ A12O3 ④ Al(OH)⑤(NHj CO3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NaHCC>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NaHCC)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A1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A1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③A12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12O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④Al(OH)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l(OH)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⑤(NHJCO3是弱酸弱碱盐,(NHjC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锈、二氧化碳和水,(NHqL83和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氨气和水;
故选Do
.在蒸发皿中蒸干并灼烧下列溶液,可以获得原溶液溶质固体的是
A. NHQ 溶液 B. NaHCC)3 溶液 C. A^SOj 溶液 D. FeSO4溶液
【答案】C
【解析】,在蒸发皿中蒸干并灼烧氯化镂溶液得不到氯化镂,A错 误;
、二氧化碳和水,在蒸发皿中蒸干并灼烧碳酸氢钠溶液得不到碳酸氢钠, B错误;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但硫酸难挥发,蒸干灼烧后得到的仍是硫酸铝,C正 确;
,加热蒸干过程中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在蒸发皿中蒸干并灼烧硫酸亚铁溶液得 不到硫酸亚铁,D错误;
答案选C。
.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肯定不正确的是
• • •
2滴FcCh溶液
⑴可制备氨气并干燥
⑶
⑵验证FeCb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3)a为干燥HCI气体,b为水,可用于演示喷泉实验
⑷用于比较NaHCCh和Na2c。3的热稳定性
【答案】B
【解析】,用碱石灰干燥氨气,图⑴可制备氨气并干燥,
A正确;
⑵两组实验的温度不同,不能验证FeCb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B错误;
,图(3)a为干燥HCI气体,b为水,可用于演示喷泉实验,C正确;
⑷中碳酸氢钠位于温度较低的小试管内,碳酸钠位于温度较高的大试管内,若碳酸氢钠分解、碳酸钠
不分解,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图⑷用于比较NaHCCh和Na2cCh的热稳定性,D正确;
选Bo
:2HC0; +2OH-+Ca2+=CaCO3xl/+COJ- +2H2O
B. FeO 与稀硝酸反应:FeO+2H+=Fe2++H2O
SO2 通入 NaClO 溶液中:SO2+CIO +H2O=SO+CI +2H+
Feb溶液中通人过量氯气:2Fe2++2|-+2CI2=2Fe3++l2+4C|-
【答案】A
【解析】,故钙离子和氢氧根以2: 1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HC03 +2OH +Ca2+=CaCO34/+CO +2H2O , A 正确;
B. FeO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 T +5H2O , B错误;
,由于次氯酸钠过量,生成的氢离
子与次氯酸根继续反应生成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SO2+3CIO +H2O=SOT +CI +2HCI0, C错误;
,碘离子和亚铁离子按2:1被完全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2Fe2++4l +3CI2=2Fe3++2l2+6C|-, D 错误;
故选A。
。3溶液中通入与溶质等物质的量的HCL生成的CC)2与原Na2c。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NaHC03与盐酸反应不如Na2CO3剧烈
,Na2c03溶液的碱性比NaHCCh溶液弱
,有白色沉淀
【答案】D
【解析】,生成NaHCCh和NaCL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A错误;
,NaHCCh与盐酸反应比Na2c。3剧烈"molNa2c。3需要2moiHCL而ImolNaHCCh需要ImolHCL
故B错误;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zCCh溶液的碱性比NaHC03溶液强,故
C错误;
,有白色沉淀,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相同的 溶剂时,Na2cCh较NaHCCh易溶,所以析出的是碳酸氢钠,故D正确。
故选:Do
。3和NaHCCh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Na2CO3>NaHCO3
:NaHCO3>Na2CO3
:NaHCO3>Na2CO3
D. Na2cO3是制碱工艺中的重要原料
【答案】A
【解析】A. NaHCCh受热易分解,Na2c。3受热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A正确;
。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NaHCCh沉淀,所以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NaHCCh<Na2co3,
B不正确;
,Na2c。3是NaHCCh的二倍,所以:NaHCO3<Na2CO3, C不正 确;
D. Na2c。3是制碱工艺的重要产品,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D不正确;
故选Ao
、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区别碳酸钠和碳酸
氢钠固体
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少量碳酸钠和碳 酸氢钠固体,再滴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 定温度变化
温度升高的是碳酸钠固体,温度降低 的是碳酸氢钠固体
B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
完全
将适量淀粉与稀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后再加入几滴碘水,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C
探究浓硫酸特性
向硫酸铜晶体中滴加少量浓硫酸
晶体由蓝色变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
脱水性
D
探究HCI、H2c。3和
HzSiOs酸性强弱
向CaCC)3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
体通入Na?SiO3溶液中
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酸性:
HC1>H,CO, >H,SiO.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故A正确;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再加入几滴碘水,碘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无明 显现象,不能说明淀粉水解完全,故B错误;
,晶体由蓝色变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C错误;
)3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zSiOs溶液中,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酸性:H2CO3 > H2SiO3,故D错误;
选Ao
NazCCh和NaHCCh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⑴Na2c03俗称,往Na2c。3溶液中滴加酚献,溶液呈 色。
⑵用洁净的伯丝蘸取Na2c03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 色。
⑶,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3的质量分别是
(填字母)。
A. 1000mL; B. 950mL; C. 500mL; D. 500mL;
⑷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NaHCCh能治疗胃酸过多,
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⑸除去Na2c。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Ch的方法是,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⑴ 纯碱(或苏打)红
⑵黄
⑶A
⑷HCO;+H+= 82个+H2O
A
(5) 加热 2NaHCO3= Na2CO3+CO2 个+出0
【解析】⑴NH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NH2CO3溶液中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显碱性,故滴加
酚醐,溶液呈红色;
⑵Na2c03溶液中钠元素,故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
⑶,需要1000mL容量瓶,称取NazCCh的质量为
/ Lx 106g / mol= ,故选 A;
⑷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H+= CO2个+小。;
⑸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除去Na2c。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Ch的方法是加热;化学方程式为 △
2NaHCO3= Na2cO3+CO2 个+H2O。
,逐滴滴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产生CCh的物质的量与滴
⑵NaHCO3与Na2c物质的量之比为
(3)b=—(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⑴CO、H+=HCO]
(2)3 : 2
(3)
【解析】加盐酸。〜a段不产生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I=NaHCO3+NaCI, a〜 NaHCO3+HCI= NaCI+H2O+CO2^.
(l)0~a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I= NaHCO3+NaC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H+=HCO];
(20〜a段是Na2c。3与HCI反应,〃(Na2co3)=〃(HCI)=a mol,同时产生a mol NaHCCh, a〜 NaHCO3+HCI= NaCI+jO+CCh个,消耗 z:(HCI)=-a= mol,消耗 HCI 包含原溶质的 NaHCC)3和 0〜a 段生成
的 NaHCCh,贝ij a+〃(NaHCO3)=, n(NaHCO3)=,则 NaHCCh与 Na2cCh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⑶a〜 段发生的反应为 NaHCO3+HCI= NaCI+HzO+CCh个,消耗 n(HCI)=-a= mol, n(CO2)= n(HCI)= mol, 故 b=
题组c培优拔尖练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了 a mol CCh后得到溶液A (液体体积无变化)。为 了确定溶液A的溶质成分及a值,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相应实验内容。 [提出假设]
假设I:溶液A的溶质为NaOH、Na2CO3;
假设口:溶液A的溶质为Na2cCh;
假设EL溶液A的溶质为Na2co3、NaHCO3;
假设IV:溶液A的溶质为—o
[实验过程]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醐溶液,溶液A变红,由此得出假设I成立。
(2)乙同学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有误。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乙同学的判断依据;他进一步 提出,应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来检验溶液A是否含—,结果加入检验溶液后观察 至!J溶液A变浑浊。
(3)丙同学为了检验溶液A是否还含其它溶质,他将乙同学所得浑浊溶液进行过滤,并把滤液分为两份, 向其中的一份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则假设—正确。
(4)为准确测定a值,丁同学取了 10mL溶液A在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向其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硫酸,记录 加入硫酸的体积与生成气体的情况,并绘制成如图:
个气体的物质的量
则a二—,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
[答案] (2) NaHCO3 CO32"+ H20 HCO3-+ OH-或 HCO3"+ H20 H2CO3+ OH- BaCI2 或 CaCI2 或 Ba(NO3)2 或 Ca(NO3)2 Na2cO3
in
(4)器 103moi/L
【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有4种可能:NaOH、Na2cO3; Na2co3; Na2co3、 NaHCO3; NaHCO3,结合物质的性质、图像分析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四种假设为溶质为NaHCO3;
(2)因为加入酚酸后溶液变红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水解液使溶液呈碱性, 离子方程式是CO32"+ H2O k二HCO3-+ 0H-或HCO3"+ H20 = H2CO3+ 0H-;因为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 的,所以不能加入碱性物质使碳酸根离子沉淀,可加入氯化钢或氯化钙溶液等,若产生沉淀,证明溶液A 中含有Na2co3;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证明含有碳酸钠,则排除假设IV;向滤液中再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含 有碳酸氢钠,则假设m是正确的;
lOOmLlmol/,加入15mL稀硫酸后,溶液为硫酸钠溶液,根 据Na元素守恒,=10^mol/L; 由图可知,碳酸钠与5mL稀硫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与10mL的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说明A溶液中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3和 NaHCCh的物质的量均为则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2xl^0mol=l/l5mol,所以a=l/15。
。
A B C D E
第08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教师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