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2025年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整理6篇).docx
文档分类: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18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5年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整理6篇).docx
该【2025年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整理6篇)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整理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整理6篇)
篇1: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
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
(第一首)
一入军营便是家,少年立志振中华。
深山操演临风雨,大海漂流溅浪花。
勇斗雷霆描日月,饱尝霜雪揽云霞。
习成文武双全艺,不负乡亲敬我茶。
(第二首)
早岁从军别故乡,如今鬓发惹秋霜。
心存忧患常磨剑,身处和平莫忘枪。
劈海巡洋消阻遏,凌空翔宇为图强。
敢拼老骨擒敌去,护我中华万里疆。
(第三首)
巾帼汉子木兰花, 百姓心中七彩霞.
替父从军辞众老,为君征战保国家.
刀光血影十年久,雪地冰天万里遐.
将士身强多丧命,福星高照护英华.
(第四首)
男儿入伍志刚强,苦练精修作栋梁。
牢记红梅迎冰雪,勤学翠竹顶骄阳。
深山大泽胸怀远,月黑风高体魄康。
多彩人生今上路,射雕响箭己开张。
(第五首)
此时相聚正初冬,鼓点频催泪欲从。
入伍持戈当好汉,牵驹上阵要冲锋。
英雄自古争年少,友谊从来重别逢。
只盼荣归携手日,欢声笑语不龙钟。
(第六首)
军旅戎装三点红,情深血热五年浓。
金戈铁甲将军梦,晋冀关山战士风。
豪气刚生身沐雨,才华初露技雕虫。
熔炉锻我凌云志,盛世驰骋似虎龙。
(第七首)
送君入伍设欢筵,半是祈福半是悬。
濠水戏波年少爱,球篮高耸友人传。
同学数载无穷事,插队时常醉共眠。
反帝反修南北共,知青战士永相连。
(第八首)
兜鍪加顶士为冠,征战何惊骨肉残?
鹰顾韬光须俟奋,鲸吞剑气御凌寒。
长兴汉鼎众开济,永葆江山治久安。
执锐披坚怀报国,从戎义胆与忠肝。
(第九首)
金戈铁马四十春,未忘初心义自真。
耳畔常闻军号响,心头总忆故人情。
风霜岁月磨筋骨,战友天涯泪沾襟。
脱下戎装兵味在,豪侠肝胆照昆仑。
篇2:详说从军的诗句
详说一首从军的诗句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送魏大从军》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诗词全文如下: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震撼人心。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篇3:木兰诗木兰从军的诗句
昨夜见军帖,,,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背景
木兰生世
关于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1.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2.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关于木兰的姓名,主要有:
1. 木兰,女子名,姓氏里居不详。
2.一般认为姓花,名木兰。
3.此外,还有姓魏、朱之说,也有说“木兰”即是姓,无名。
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查《木兰诗》,《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据《乐府诗集》的编者宋代的郭茂倩说,此诗最早著录于南朝陈智匠(梁武帝时任乐官)的《古今乐录》。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所以,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篇4:雪的诗句:从军北征鉴赏
关于雪的诗句:从军北征鉴赏
这里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并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它更浓缩、更集中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李益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有亲身的体验。他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因而诗中往往隐藏着他自身的影子,对读者有特殊的感染力量。这首诗的题目是《从军北征》,说明诗人也参加了这次远征从远征途中耳闻目睹的无数生活素材中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并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话来说,这正是一个诗人必须兼有的“能感之”和“能写之”的本领。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
李益的这两句诗,如果一定要按照碛上行军的实际人数、按照闻笛回顾的现场情况来写,其艺术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这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得更突出,更完满,也更动人。
乐声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李益在一些写边情旅思的诗中善于从这一点着眼、下笔,让读者随同乐声进入诗境,通过乐声引声的反应窥见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中,诗人明点出征人因笛声而触发的是一夜望乡之情;而在这首诗中,他却只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没有说明他们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时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景,情在景中。这一动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难尽,又想象得出。
篇5:描写秋天诗句
1、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白居易《空闺怨》
2、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郑板桥《咏梧桐》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4、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5、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6、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10、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3、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4、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15、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6、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孟郊《秋怀十五首》
1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19、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20、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23、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4、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025年描写从军从戎的诗句(整理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江苏住宅设计标准
31页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0页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64页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34页
2025年感恩节的作文:感谢父母-650字(共28篇..
57页
2024年东台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15页
2025年感恩节国旗下讲话:做一个感恩的人,我..
43页
2024年任丘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24页
2024年元宵节主题活动的总结范本
3页
2024年初三历史教学期末工作总结
11页
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39页
2025年感恩母校放飞梦想作文500字(精选18篇)..
32页
2024年家禽家畜养殖合同
1页
2025年感恩教师节英语作文400字(精选14篇)
23页
2025年感恩报答父母作文(集锦14篇)
16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18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lajie
文件大小
:
22 KB
时间
:
2025-02-02
相关标签
从军行的古诗
从军行古诗
从军记古诗
《从军行》古诗
15从军征古诗
从军北征古诗
从句怎么写
从军心得
从军行其二古诗
十五从军征古诗
经管励志
随笔札记
卡通动漫
军事观察
报告文学
古代文学资料
外国文学
少儿读物
工具类书籍
文化艺术理论
世界各国艺术
书画美术
声乐器乐
舞蹈
戏剧艺术
电影、电视艺术
军事理论
世界军事
军事技术
史学理论
世界史
中国史
文物考古
民俗传统
世界名著
文化传播
动画
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最近更新
监理工程师之水利工程目标控制题库及答案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考试题..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考试题..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考试题..
2025年护理技能操作学习的综合心得(共10篇..
2025年马原考试题库附答案(能力提升)
对国有企业高额负债问题的思考
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完..
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黄金题型)
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考试题..
2025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考试题..
监理工程师之水利工程目标控制题库及答案(..
监理工程师之水利工程目标控制题库(夺冠系..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考..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理财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
2025年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
美式小区施工方案
聊城室外庭院门施工方案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理财考试..
心理分析从《芈月传》人物谈家庭教育
2024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
《寄宿日记》地表韩漫最强阿姨
[脊梁电视剧]脊梁
(完整版)精忠报国岳飞传攻略
浮梦动漫社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