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作业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作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联想并购IBM的动因分析
02.
并购背景及交易简介
01.
对IBM的价值评估
03.
目录
CONTENTS
(一)并购背景
联想
中国最大的IT企业
年产量约500万台,员工总数一万余人
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总市值为202亿港元
IBM
主要从事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服务器、外设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约9500名员工。2003财年收入96亿美元,
全球PC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排在戴尔和惠普之后,位居第三
交易简介
2004年12月8日,(联想收购IBM )购入IBM的全部PC(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完成之后,占全球PC市场份额第9位的联想一跃升至第3位,仅次于戴尔和惠普,而新公司成立之后,总部将迁往纽约。
联想并购IBM的动因分析
01
联想收购IBM PCD的动因主要来自联想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国际化战略的需要以及追求巨大的协同效应等方面。
02
联想发展战略的需要
2003年,联想做出新的重大战略调整,决定重新回归PC主业,确立个人计算机业务及相关业务作为集团的核心业务来发展,并出售全部的IT服务和IT咨询业务。然而, 03/04财年的营业额由02/03财年的202亿港元提高到231亿港元,。在国内联想面临着戴尔、惠普全球最大的两个厂商及国内众多中小品牌的激烈竞争,营业额、利润的停滞不前,严重困扰着一直追求发展的联想管理层。如何突破PC业务发展的瓶颈做精做大,成了联想管理层首要考虑的问题。
联想国际化战略的要求
在中国PC市场上,联想2000年左右已经达到30%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再往上提高一个百分点,联想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联想决定充分发挥在PC领域的特长,通过走国际化的道路寻求发展。
联想收购IBM PCD后,将形成全球仅次于戴尔、惠普的第三大PC企业,全年营业额将达到130亿美元,销售个人计算机达到1400万台。届时将会在产品、市场、技术、运营等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STRENTH
联想
得到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可以吸收和利用IBM在笔记本上的技术;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合并后的联想有望跻身世界一流PC制造商;
这次交易使得联想从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一跃成为了全球性的PC厂商。正如IDC国际业务副总裁Phillipe de Marcillac对此发表的评论说:“联想得到了它一直梦寐以求的国际厂商地位。
IBM
从IBM的角度来看,它将不拥有PC业务,该部门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IBM的累赘。而且保证了它即使不生产PC仍然有充足的产品供应来满足客户需要IBM的主要优势就在于PC业务早已不是该公司的业务重点。据分析家估计,IBM在剥离了PC业务之后,它的总利润率将会出现增长,而且它仍然可以从PC的转售过程中获利。目前IBM自有品牌的PC销售仅占了该公司PC销量的35%,剩余的65%都是进行的PC转售。 IBM:剥离了不良资产;得到了最需要的现金流转向开发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联想收购IBM的动机
根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并购前,联想在全球PC市场占据了2%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九位。收购IBM的PC业务为联想提供了开拓全球市场的契机,PC部门的研发实力,品控流程,客户基础,管理系统无不是联想梦寐以求的,IBM产品的高端性和联想产品的低端性相互补充,使得联想有机会战胜戴尔等竞争对手,成为全球最强大的PC供应商。
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拥有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
OPPORTUNITY
联想并购IBM案例分析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