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究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视察并发觉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洁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索的好习惯。
4、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
活动打算:
教具打算、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挚友们早上好,今日范老师要和小挚友一起来玩一个嬉戏,在玩嬉戏之前,小挚友先告知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嬉戏名称:跳单双 ①老师介绍嬉戏规则:今日我们小挚友身上都系有美丽的丝带,那小挚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挚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挚友在红丝带小挚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挚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挚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根据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马上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推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信任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1、通过活动,学习7的形成,数数,相识数字7。
2、培育幼儿的视察力。
小兔子一只,不同的萝卜7个。
幼儿通过视察,找出物体的不同之处,能说出7的不同形成。
一、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出示小兔子:小兔子去菜场买菜,他要买自己最喜爱吃的菜,他会买什么呢?
出示1个萝卜,提问:几个萝卜?用数字几表示?
幼儿回答。
老师又往小兔的手里添上一个萝卜提问:现在小兔手里有几个萝卜?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引导幼儿说出1添上1就是2。
以此类推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二、学习7的形成
1、师:小兔的篮子里买了6个萝卜,他又拿了一个萝卜,现在是几个萝卜?(7个)
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6个萝卜添上1个后来拿的萝卜就是7个萝卜,6添上1就是7。
2、7个萝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幼儿视察萝卜的不同,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例如:大小不一样,6个大萝卜添上1个小萝卜就是7个萝卜。(颜色不一样6个红的,1个白的。形态不一样6个圆形的,长萝卜)
三、学写数字7
师:说说7像什么?写写数字7。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
2、学习通过统计图感知数量的多少。
3、喜爱合作,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活动打算:
记录纸、记号笔若干 4盒蜡笔 水果图片若干 小熊仔一对
一、导入活动
师:小挚友们喜爱吃水果吗?喜爱什么水果?
(出示小熊,与幼儿问答互动环节)
你们喜爱的这些水果小熊家都有!小熊家最近开了一家水果店,每次进货的水果都特殊簇新,美味,小动物们可喜爱了。今日勤劳的小熊爸爸又去进货了,好累好辛苦,你们情愿当小小记录员,帮小熊记录一下每种水果的数量吗?
二、幼儿操作
1、交代任务,幼儿分组统计水果并记录,老师指导。
师:我们可以怎样统计水果的数量呢?
2、老师讲解合作统计要求
老师儿有几张记录表,要小挚友们合作记录。4个小挚友一组,每组1位组长。
(幼儿根据学号依次分组 1—4、 5—8 9—12 13—16 )
我们4个人做一个记录确定不简单,大家在统计的时候肯定要好好商议,谁来记、谁来数、谁最终来检查核对(2人核对)。
3、沟通共享统计结果。
师:小挚友们统计好了吗?每组请一位小挚友来介绍,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登记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的方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请你们再看看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原来我们不能很快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三、老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怎样让别人不用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两天余老师也帮小熊家做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图形式:水果标识在下面,用涂格子的方法,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按从下往上的依次排。
老师提问:
1、这张图上记录了哪些水果?怎么看出来的?(引导 水果标识——横坐标)
2、每种水果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 左边数据——纵坐标)
3、哪个的数量最多?哪个最少?(引导 “计数条” )
6、你们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介绍 计数条最高数量最多,最矮数量最少)
探讨总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像这张记录表上由横坐标、纵坐标、计数条组成的表格,我们叫它条形统计图,它能很快告知我们统计的信息。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果篮里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数量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数量是最少的。
四、指导幼儿运用条形统计图再次统计。
1、师:刚才啊小熊妈妈又去进来一匹水果,请你们用条形统计图再来帮小熊家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晰地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2、沟通共享。
先完成的幼儿可与同伴沟通,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小组负责人)讲解并描述自己的统计。
“果篮里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怎么看出来的?”
五、激发爱好,拓展生活阅历。
1、师:“在我们生活中,许多时候还会用到条形统计图,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更困难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
2、共享图片:分别观看幼儿身高、夏季气温、热门动画片、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爱好。
六、结束活动。
师:今日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挚友们都很棒!晚上回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他们的物品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娴熟驾驭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特征。
2、初步理解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活动打算:
1、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2、与这些几何体的面相同大小的平面图形若干。
3、十字形硬纸片若干,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初步感知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不同。
1、出示一块正方形积木和一张正方形的面一样大的纸,引导幼儿视察比较其不同之处。
师:这个是什么?(正方形)这个呢?(正方体)。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2、老师小结正方形与正方体不同之处。
师:正方形只有一个面,它的长和宽一样长;而正方体有六个一样大的面,正方体除了长和宽外还有高。
3、让幼儿用食指沿着正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长、宽、高的三条棱运动比划,使幼儿清晰长宽高详细指的是什么,学会以此辨别平面和立体。
师:请小挚友们都来摸一摸正方形和正方体,感觉一下它们的'长、宽、高。
4、小结:正方体像正方形长高的样子。
二、幼儿自由比较探究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1、师:请你们好好视察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看看它们究竟有哪里不一样。
2、请个别幼儿说说比较后的想法。
3、小结:圆柱体很像圆形长高的样子而长方体像长的很高的样子。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组:一张长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圆形纸粘成圆柱体。
2、二组:把十字形硬纸片涂上六种不同颜色并粘成一个正方体。
3、三组:作业单练习。
4、总结:立方体上包括很多平面,许多平面可以组成立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赏歌曲,驾驭数高楼的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视听结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感知各种各样的楼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师:你们看到过高楼吗?在哪里看到的?它是怎么样的?有几层呢?
2、师:、越造越高、越造越美丽了,今日有一群小挚友要去看高楼、数高楼,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赏歌曲mtv
1、第一次观赏
观赏后提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们喜爱听这首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其次次观赏
观赏后提问:小挚友是怎样数高楼的?(引导幼儿驾驭数高楼的节奏)
3、第三次观赏
观赏前交代任务:看一看、听一听里面的高楼是怎么样的?
观赏后提问:(1)小挚友们看到的高楼是怎么样的?
(2)你喜爱里面的哪幢高楼?为什么?
三、跟唱歌曲
在老师地带领下轻声跟唱歌曲数遍
四、音乐嬉戏《跳房子》
要求幼儿自由结伴边唱边嬉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解并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活动打算:
1、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老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视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老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探讨得出结论。
老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老师引导幼儿视察6——7的实物卡片,激励幼儿自己用这种方法说出总数。老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老师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视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解并描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解并描述的幼儿赐予表扬。
三、教学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和很多,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好玩、好嬉戏、有意留意时间短。只学习“1”和“很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
但伴随着嬉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化目标。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活动简洁,比较形象直观,满意幼儿思维详细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嬉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让幼儿贴金鱼的过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相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洁换算。
2、培育钱币换算的实力。
3、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相识实力。
4、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打算: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验。
1)老师:小挚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老师:超市里的东西许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嬉戏“超市购物”。
今日梁老师在路上遇到了熊猫老板,他告知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日刚开张,商店粒全部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选购 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老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挚友进行了简洁的面试,如相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嬉戏后可轮番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嬉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其次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挚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需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沟通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老师依据孩子的状况进行引导。
5),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爱好。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2025年有关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