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有关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七篇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有关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七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有关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七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教室气球、粉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驾驭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像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实力,培育幼儿的辨别实力。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实力。
5、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打算
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态。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激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视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视察、思索,探讨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驾驭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视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态,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探讨视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教学反思
1、备课过程中对活动的支配过少,活动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相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加幼儿的记忆,切实驾驭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实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活动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藏,大多幼儿查找不到。活动中应带领幼儿在教室及旁边进行辨别、查找。
3、整个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儿协作较少,。
4、假如重新上这堂课应尽量考虑过小的幼儿认知实力,加大活动的范围、时间以及互动效果。
小百科: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全部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球,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由球面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体。(圆球正中心距圆球的表面到处相等)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解并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4、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打算: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老师扮演猫妈妈:“小挚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老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b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探讨,老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老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老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习:
(1)老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老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长:
在嬉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化是幼儿课程中不行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学问观也告知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学问,而是建构和发觉学问,不是学问的旁观者,而是学问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建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老师慈爱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自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化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学问储备或是教条。"须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化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摘桔子活动,幼儿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比一比桔子的个数、大 小,初步理解7以内的数量。
2、体验大家一起劳动的欢乐。
活动打算:
长满桔子的桔子树、人手一个篮子、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胸卡上的颜色)、人手一份任务胸卡、幼儿的图形标记、统计表等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比较桔子的多少
交代要求:在3分钟内摘桔子。3分钟后幼儿以胸卡颜色分组集合在一起。(1)你摘了几只桔子?
(2)大家比一比在3分钟内谁摘的桔子最多?
(3)你怎么会摘到这么多桔子?
(4)找一找、比一比自己摘的桔子里哪一只最大,哪一只最小?
小结:
小挚友在3分钟的时间里摘到了很多桔子,还用数一数的`方法比出了谁摘得多,谁摘得少,和谁摘得一样多。
二、比一比谁摘得最快
1、交代要求:依据胸卡上的任务摘桔子,看谁摘得快,老师在黑板上统计幼儿摘桔子的状况。
2、幼儿相互验证摘的桔子是否正确。
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解读任务卡摘桔子的。
3、与幼儿一起看一看、数一数统计表上每个时间段有几个小挚友完成了任务?比一比哪个时间段人多,哪个时间段人少?
三、分桔子
1、交代要求:人手两个马甲袋,要将自己摘的桔子放进两个马甲袋,并要分得一样多。(老师巡回了解幼儿分得方法)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分的。
3、说说自己发觉的问题。
探讨:不能分得一样多,怎么办?
小结:
摘的桔子不能一分二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掉一个桔子或者是再加一个桔子就可以一分二了。
四、共享劳动成果
1、组织幼儿品尝桔子
数一数一只桔子有几瓤,谁多谁少,谁的一样多?2、说说桔子的味道。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图形圆形。
2、创设愉悦的嬉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思维,想象实力,发展幼儿视察实力,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打算:
小圆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今日带了一个好挚友,你们想见见他吗?主动探究、分析探讨,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我们把它请出来。
它是什么样子的?
圆滚滚,很光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圆形。
请跟我一起说一说,圆形。
二、新授
1、师:小挚友们,请你们也从盒子中拿出一个圆形,摸一摸,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光滑的,圆圆的。请大家把圆形放回盒子里。
小挚友们,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圆形的东西?
2、师:老师也找到很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PPT)
依次出示:球、硬币、盘子、钟、泡泡、车轮、纽扣、饼干、巧克力豆。
三、嬉戏
组合图形,利用圆形,拼出孩子喜爱的图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视察,找寻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相识。
2、引导幼儿在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自己找寻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育幼儿对数学的爱好。
二、活动打算:
1、磁性教具,画有三座房子的背景图,六个有脸谱的图形娃娃。
2、每人一套不同颜色、各种形态的几何图形18个,颜色有红、黄、绿,形态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每一种形态的几何图形有大小两种,大小对比度比较明显。
3、每人一个分类盒、每人一个图形挂饰。
三、活动过程:
(一)体活动——分析图形特征,学习按一个特征分类。
1、师:小挚友今日有好多的图形娃娃呀来我们班作客,小挚友欢迎吗?好!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老师逐一出示6个图形娃娃,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态的?小挚友我们再来视察看看两个圆形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把大的图形叫哥哥,小的图形叫弟弟,三角形、正方形方法同上。
2、出示背景图,告知幼儿是图形娃娃的家。
图形娃娃打算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哦!在这里小挚友它们的家美丽吗?
下面老师要请小挚友来帮图形娃娃送回家,怎么送呢?听好了。
(1)图形娃娃想形态一样的住在一起。谁来送的?
(2)图形娃娃要搬家了,它们想颜色一样的住在一起。
(3)图形娃娃这次又想大的大的住在一起,。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自己找寻分类的标准,按一个特征将图形分类。
小挚友真聪慧帮图形娃娃都送回了家,今日老师给每个小挚友还打算了一个分类盒,小挚友看好了这个盒子分三格,老师还为每个小挚友打算了各种形态和不同颜色的几何图片,形态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颜色有红、黄、绿色,每一种图形有大小两种。
下面老师请小挚友把图形娃娃送回家,这个分类盒就是它们的家,怎么送呢小挚友自己要先想好了,你是根据形态分还是根据颜色分还是大小分呢。
结束后提问:你是怎么分的?按什么特征分的?谁和谁住在一起的?让小挚友相互检查。
(三)集体嬉戏——“图形作客”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挚友都分的不错,会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特征送它们回家。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挚友做一个图形作客的嬉戏,老师做房子的主子,你们呢做图形娃娃,我要请你们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但是我请的客人是有要求的哦,你们先看看自己颈项上挂的是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态的,是大的呢?还是小的呢?看好了吗?好,我要请了:
1、请红色的三角形。
2、请绿色的大图形。
3、请黄色的小图形。
4、请大的圆形。
5、请小的正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3以内的数数。
2、学习单位量词,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激发学习爱好,培育视察实力。
教学打算:
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你们找找看图片上那些东西只有一样?(请幼儿上来边点边说,老师总结)小结:一只小猪、一个水桶、一块肥皂、一条裤子……
2、那你们再看看那些东西是有两样?(让幼儿个别回答,说出物品的单位量词。假如幼儿一起先说不出来,老师可以帮忙提示。)
3、图片上有数字“1”和数字“2”表示的`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数字“3”表示的呀?(幼儿个别回答)
二、相识数字
1、刚才你们找到图片里有一只小猪,一块肥皂,那你们看看这张原点卡片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啊?。:大;,为什么?(老师出示圆点卡片。)(用“1”来表示,因为有一个圆点。)
2、很棒,我这里还有两张原点卡片,你们找找谁是这两张卡片的好挚友?(幼儿个别上来操作)
三、编数数歌
1、好,现在老师有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呀?(想)
2、老师范念: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你数2,我数2,2条毛巾擦擦背;你数3,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
3、好,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幼儿个别回答,老师总结)
4、你们一起来跟我念一遍儿歌好不好啊?(好)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识的情境进行嬉戏,他们很感爱好。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当,也很完备。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3个以内物体的高矮,能区分最高和最矮,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高矮现象。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比较3个以内物体的`高矮并区分最高和最矮。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打算:
1、老师打算:教具:“会变的小丑”、高矮不同的积木、薯片盒
2、幼儿教具:玩具、“会变的小丑”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比高矮》。
二、老师指导:
1、比高矮
老师出示两个凹凸不同的积木,请幼儿视察哪个高哪个矮?
小结:比较高矮时肯定要把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2、感知物体的最高和最矮。
老师出示薯片盒,请幼儿比较最高和最矮。请幼儿说出最高、比较高、最矮,另一边最矮、比较矮、最高。
2025年有关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七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