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考古诗词表现手法之用典精析 】是由【huanmouy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古诗词表现手法之用典精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古诗词用典赏析
化用典故(用典):在诗文中借用历史故事或前人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手法。
汇报日期
理解用典需要把握两点:解题思路
一是典故本身的意义,(彼时彼境彼情)
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此时此境此情)
注意:此时此境此情:既包括大的社会背 景,也包括诗人个人的处境和上下文语境。
1
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孙仲谋
寄奴
封狼居胥
佛狸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01
孙权
02
廉颇
03
拓跋焘
04
刘义隆
05
刘裕
词中用典
用简洁、完整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词中每个典故的内容?
01
孙权败曹军
刘裕建政权
刘义隆望敌而逃
拓跋焘击败刘义隆
廉颇不得重用
01
作者用典与京口有什么联系?是否属天马行空?
01
写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20年,不得重用。后来,宰相韩侂tuō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势力。
01
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辛弃疾,将他贬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吐之为是词。
02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孙权败曹军
刘裕建政权
刘义隆望敌而逃
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廉颇不得重用
身世
京口
5、作者用典目的何在?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3、刘义隆北伐惨败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不得重用
国事艰难
英雄难再
(无奈不满)
伐金不可草率
(担忧)
江北沦陷
闲置不用
(激愤)
报国无门
(悲愤)
借
古
讽
今
3借用神话传说
2化用前人诗句
1借用历史故事
01
02
03
从典故性质上分:
例二:化用诗句人月圆 吴激(南宋)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词人化用了哪些诗句?抒发怎样的心情?
高考古诗词表现手法之用典精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