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考复习之-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是由【tieruog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复习之-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景与情的关系
PART 1
目录
CONTENTS
结构关系: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
内在联系:
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乐写乐,以哀写哀
01
02
03
一、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
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寓情于景 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友人》
#2022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
“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练习
借景抒情
以景结情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寄远》杜牧)
练习
融情于景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 李华)
高考复习之-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