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有序探究、自由发觉,让幼儿感知磁性这一科学现象,培育幼儿的探究爱好和探究实力。
2、引导幼儿运用探讨、沟通等方式进行探讨,体验与同伴探究交往的乐趣。
3、培育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
除了以上情感、认知、技能三方面的目标外,我还将关注幼儿活动发展中的'生成性目标
活动资源:
磁铁若干,各种试验材料(铃铛、木块、布条、钉子、曲别针、夹子等)若干,小猫头饰、钓鱼杆、小鱼若干条,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扮猫妈妈,邀请小挚友到家里做客。在音乐伴奏下进入教室。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请幼儿打开礼物,帮猫妈妈找寻礼物中的隐私。
2、幼儿沟通自己的新发觉,相识磁铁。
3、幼儿动手把礼物中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放到小桶里,引导幼儿视察,探讨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4、得出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
三合作探究,了解磁铁的特性。
1、引导幼儿找寻生活中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2、启发幼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捡起撒在地上的针。
四嬉戏—钓鱼
在音乐伴奏下,来到池塘帮猫妈妈钓鱼。
五活动延长
设立科学发觉角,利用磁铁发觉更多的隐私。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究发觉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主动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活动打算:
物质材料打算:乒乓球和纸。
学问阅历打算:,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打算: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嬉戏导入,发觉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觉小球在桌面简单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激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方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老师视察,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做法。
四、沟通。
1、引导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设在柜子上,幼儿集体观赏大家的成果,感受胜利的喜悦。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起先,应当来自幼儿已有的阅历,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究可能,成为获得阅历的起先。幼儿是学习的主子,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全部、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索,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呈现的空间。让幼儿在嬉戏中、欢乐中获得学问,学得阅历。
科学教案 篇3
1、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视察中,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2、教幼儿初步学会做视察记录
3、对科学探究感爱好,体验主动探究带来胜利的心情。
4、在沟通活动中能留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1、纸折睡莲若干、碟机、碟片、盆7个;
2、报纸、腊光纸、彩纸、牛皮纸、白板纸各若干;
3、记录卡幼儿人手一分、笔若干。
一、幼儿自由探究纸的吸水性。
1、幼儿将各种质地的纸放入水中视察,了解纸的吸水特点。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纸能吸水。
二、看“睡莲”碟片,引起幼儿爱好。
1、今日老师带了一段很美的录像,我们一起来观赏。
2、提问:“刚才,碟片里有什么?”
三、初步试验,进一步了解纸有吸水性。
1、老师也为你们打算了一朵睡莲,看看它是什么做的?
2、把它拿起来放在桌上,看看会有什么改变?
3、想一想,把它放在水里,它会有什么改变?
4、试一试吧!
5、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它在桌上不开,放在水里会开?
6、幼儿探讨,老师小结,纸能吸水。
四、分组试验,了解纸质不同,吸水性不同。
1、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卡片上的纸有什么不同?
2、大家听口令,同时将不同水联放入水中,看看有何现象?
3、提问:看到了什么?它们是同时开放的吗?为什么有的先开,有的后开?(幼儿探讨后回答)
4、小结:这五种纸厚薄不同,软硬不同,光滑度不同,因此它们吸水的快慢速度也不同。
五、学做记录。
1、再次试验,把结果记在心里,再写到卡片上。
2、验证结果。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初步尝试用不同声音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4、培育幼儿的操作爱好。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6、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打算:
1、人手一个套桶娃娃,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透亮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出示空套桶,“今日套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挚友做嬉戏。”老师摇动空套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老师设问:你有什么方法让空套桶发出声音?(在套桶里装上东西)“我们一起动手让套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套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幼儿探究、操作。
2、集体探究:“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沟通、共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究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套桶中,摇一摇,听一听。“小挚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小挚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老师指导幼儿辨别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老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探讨,请三位幼儿示范。“小挚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们猜一猜,小挚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让幼儿揣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老师帮助个别幼儿把东西倒进透亮瓶子里让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视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套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老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套桶,让幼儿比较。“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你们真能干。”“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揣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小挚友的套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观摩看法和建议:整个活动层次清楚,层层推动,幼儿很感爱好,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视察、比较,发觉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建议供应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不擅长集中留意力“听讲”,本活动实行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究,了解了声音轻重,在自由探究中发觉声音的轻重与装豆子多少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整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听一听,做一做,而对于科学活动,幼儿操作是很关键的一环节,如何收放自如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幼儿的操作肯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势必会产生幼儿操作的时间差(第一个完成的幼儿和最终完成的幼儿)那么对于动作快的幼儿老师在操作前肯定要提清晰要求,让他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不是无所事事。
小百科: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小班的小挚友对外面得世界充溢了新奇心,老师应当引导幼儿相识周边的粗浅的能接触到得粗浅的自然学问,满意孩子的新奇心。并培育孩子酷爱大自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感知觉感受大自然的爱好。
活动目的:
1.学会宁静自己细致倾听,并能辨别各种声音。
2.在听辨活动中感受耳朵的特别本事。
活动打算:
1.自然界得声音(风声﹑雨声),动物的叫声等。
2.不透亮的瓶子三个,分别装硬币,石头,纸屑。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爱好
1.老师:“今日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小挚友们帮帮忙,好吗?老师这里有五个罐子宝宝,每个罐子宝宝肚子里都有东西,且能发出声音,小挚友,你们能帮老师听一听,罐子宝宝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2.老师:“现在请每位小挚友自己试着摇一摇瓶子,用你们的小耳朵听一听,究竟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不要打开盖子,把你知道的答案轻轻地与旁边的小挚友说一说,大家听一听,看看自己猜对了吗?”
二、孩子们分组操作
(一)在每个操作组的罐子里都装有一种物品,请小挚友摇一摇罐子,用小耳朵听一听,猜一猜罐子里装的是什么?并与其他小挚友探讨自己猜到的结果。
(二)老师小结
1.老师:你听出来里面发出什么声音,里面装的是什么?.
2.请个别小挚友边摇边说,并请他打开瓶盖,看看瓶子里面的东西,看看自己刚才猜得对不对?然后请小挚友把盖子盖好,再请全部小挚友听一听这种物品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3. 将全部罐子混在一起,老师晃动,幼儿猜,表扬猜准的'幼儿:“你的耳朵真能干!”
(三)听辨自然界的声音和小动物的声音。
1.老师:小挚友的耳朵真灵,把罐子里的东西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老师播放声音:风声等自然界的声音和小鸟等动物的声音。
:“有好多动物宝宝想和我们小挚友一起做嬉戏呢,那么请小挚友们一起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细致听,是什么宝宝在邀请我们一起做嬉戏呢?”
4. 激励幼儿听辨各种声音
(四)跟随动物的声音一起做嬉戏
播放动物的声音,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跳舞
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