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西师版小学教案 】是由【xx】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西师版小学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西师版小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教案1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验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详细情景中探究发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驾驭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说明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培育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学问和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在详细情景中探究发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相互沟通。
板书:94=36(个),49=36(个)。
学生视察板书,思索: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老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老师:视察这些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学生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老师: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索后沟通)
老师:假如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索,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沟通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老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户)=1152(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视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16(52)=35254=
35(254)=121258=12(1258)=
视察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沟通。
板书:1652=16(52)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学生1:每个算式只是变更了运算依次。
学生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学生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老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老师:假如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老师板书:(ab)c=a(bc)。
老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沟通,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西师版小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相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依据旁批绽开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漂亮奇妙、富裕可爱。
3、尝试边读边旁批,记录自己的感受。
4、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教学打算
1、搜集有关西藏高原的风光图片或歌曲,课件。
2、打算磁带《走进西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打算,拓展视野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并做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洁介绍的打算。
二、资料沟通,导入新课
1、沟通课前搜集的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上台找出西藏高原。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读感知,自主识字
1、第一次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不相识的字,给带有生字的词语作上自己喜爱的记号,多读几遍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其次次自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读完后想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后跟学习伙伴沟通,相互质疑解疑。
3、检测自读状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爱读的词。读得正确的全班同学跟读。生不会读或读得不好的,请其他同学教读,再一起练习。
(2)嬉戏:为图片找挚友。屏幕出示生字词、课文中的难词及表现这些词语意思的'直观画面,指名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把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拖对了,同学们跟着读两遍。接着出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读正确。
(3)整体感知。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全班沟通后,师生共同小结。
四、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以情激情。播放西藏高原风光录像片,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师生轻松进入课文情境。
2、师生沟通观赏后的感受。
3、学生带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读课文。
思索: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怎样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奇妙”“富裕”“不仅……而且……”等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5、沟通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晰为什么喜爱。
7、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假如你就是游人中的一个,来到了风光秀丽、富裕可爱的西藏高原,你会说什么?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沟通。
8、美读升华,内化情感。带着品读后新的体验和感受走进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读课文。先自由读,再挑战读,看谁能通过朗读把西藏高原的奇妙漂亮、富裕可爱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五、创设情境,欢乐积累
师:“西藏高原可真美呀!为了表现西藏高原的美,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请你快把它们找出来观赏吧!”
生找,师建议、补充,展示自己积累的词句和学生沟通,提示学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并要常常翻翻语言积累本看看这些词句,适时运用。
六、实践活动
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其中一至二项完成。
1、进一步查找有关西藏高原的资料,当一名“小导游”,向游客介绍西藏高原。介绍时,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个“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图片展。搜集来的图片要配上简要的说明。
留意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3、搜集一些有关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里的电教设备播放给同学们听或自己唱给同学听,也可以把歌词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和同学沟通感受。
4、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为你喜爱的一处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当一回“小导游”。
西师版小学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相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学问必需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2、初步培育学生思维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9+()=108+()=107+()=106+()=105+()=104+()=1010+5=()10+3=()10+8=()
3=2+()4=2+()5=2+()6=2+()7=2+()8=2+()8+()=108+2+1=()
一九一九好挚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密切,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双手。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师问:同学们通过第一个信息跟问题,知道怎样列式吗?(板书:8+7=)
师问:8+7这道题怎样计算?,同桌说一说探讨一下。
指名用小棒演示说计算方法。
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假如没有小棒,计算8+7应当怎么想呢?
把小棒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先细致想一想,再小组沟通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②计算8+7时怎样想?
①先把8凑成10,把7分成2和5,②8加2等于10,(6)总结:凑十法口诀:8加几不用怕,借个2凑成10,计算起来对又快。
师:今日我们探讨的是8加几的计算方法。你学会了吗?先想想8加几怎么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挚友,想相识他吗?出示:潇洒哥图片。
师说:左边摆8个菠萝,右边摆6个菠萝.(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师问:8+6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8加几的算式你能写出哪些?把你想到的写在纸上。
看算式,找规律。
8+3=118+4=128+5=138+6=148+7=158+8=168+9=17
1、计算8加几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西师版小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主动主动参加学问的探究过程,提高分析、解决简洁数学问题的实力。
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爱好。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依据一幅图中两个已知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并理解这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1、数的组成嬉戏。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很多果树都会在这个季节收获果实。秋天有很多同学宠爱的水果,你喜爱什么水果?就让我们一起去果园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1图。
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有7筐苹果,5筐梨,一共有几筐水果?指生列出算式。(7+5或5+7)揣测,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会不会是一样的呢?为什么?让生经验用小棒来感知过程。
小结:这两个算式算的都是水果的筐数,。
总结算法:
归纳:知道了这两个算式会有同一个结果,我们计算出了一个,就知道另一个的结果。
生独立练习。
指生说出你是怎样算的。
用7+4=11还能算出哪道加法算式?
自己举出两个加数是7的算式,要求和相同。
如: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2图。
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猪八戒有5朵花,孙悟空有6朵花,它们共有多少朵花?
指生列示。
5+6和6+5。
独立计算,并把算法与同桌进行探讨沟通。
对比视察:想一想6加几和刚才学习的7加几有相像的地方吗?哪些地方相像?
归纳7加几和6加几的计算方法:7加几是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6加几是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都是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得10后,再加余下的数。
师:同学们能从中发觉规律,真不错。请大家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下面的算式。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日我们学习了“7,6加几”,进一步巩固了“凑十法”,课后同学们要进行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打算。
西师版小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例3,课堂活动1-4,练习十二1-4
教学目的:
1、会进行简洁的换算
2、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
3、会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
3、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3
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
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马路叫什么?谁知道?
其中有一条隧道,长6公里
你门说,大坝和隧道谁长?
学生思索,回答
小组探讨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换成米,还可以把米换成千米
2、练习
(1)对口令,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室长8()马路长800()飞机飞行高度8000()火车每小时开60()
(2)说说大约几千米
引导学估计
1675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025年西师版小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