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
摘要:地理实践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地理实践可以使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索各地的区域特色。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探讨了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发现,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本研究针对当前地理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区域特色;学生;培养;能力;现状;对策
一、引言
地理实践作为一种强调实践、体验和探索性质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地理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特定区域的地理特点,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地理实践力。
二、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能够让学生亲自感受地理,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亲身体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发展历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地理实践是一种实践性强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实地考察、实际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动手,提高实践能力。在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地理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要求学生从实地数据和观察中获得信息,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地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实践环节不足
由于学校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地理课程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传授,实际参与地理实践的机会较少。这导致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和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真正体验和感受地理。
2. 实践内容单一
一些学校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时,仅围绕某一具体主题展开,缺乏对全面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虑。这样的实践往往只是简单地参观某个名胜古迹或进行数据采集,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实践评价不完善
地理实践教育中,对实践环节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注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实践过程。这导致学生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探索和思考的重要性。
四、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对策
1. 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
学校应积极寻找合适的地理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地考察和参观机会。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亲自感受和探索各地的区域特色。
2. 多样化实践内容
地理实践活动应围绕多个地理主题展开,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引导他们形成多元的地理思维方式。
3. 完善实践评价体系
地理实践教育中,应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评价。评价体系应从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五、结论
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地理实践,学生可以增强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地理实践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实践环节不足、实践内容单一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多样化实践内容,并完善实践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其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翠花.(2020).地理实践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辽宁生态职业学院学报,17(2):89-93。
2. 杨明月.(2018).地理实践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文化教育网络传媒,4(22):100-101。
3. 王瑞.(2019).基于区域特色的地理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3(28):150-151。
基于区域特色的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