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给物体分类》教案(2025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给物体分类》教案(2025春) 】是由【luzy369】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给物体分类》教案(2025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可以用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思维]
能用口述、画圈等方式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意识到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会有更多发现。
[探究实践]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态度责任]
意识到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发展进一步探究物体外部特征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够根据选择的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尝试按其他特征进行分类,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受标准细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小木块、作业本、红砖、塑料笔筒、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方橡皮、钢尺、塑料尺),提前用标签纸编号贴在材料上。
【教学过程】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给物体分类。 一、聚焦(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哪位小朋友去市场买过蔬菜?你能说说市场里的蔬菜是怎么摆放的吗?(预设:会有一部分学生有过跟着长辈去菜市场买菜的经历,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名称)。
,提问:它们是怎么分类的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预设:谁和谁摆在一起,它们都是……)
:市场里的蔬菜通常是按照品种来进行分类。
: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预设:会更整洁、有序、方便顾客挑选等)。
:分类有许多好处。我们怎样对身边的物体进行分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给物体分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分类场景,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本课课题。 二、探索:将物体分成两类(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9个物体
(一)回顾物体的特征,初探分类方法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出示9种物品)还记得这几种物体吗?上节课我们观察过它们的特征,如果要把这9种物品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特征把这些物体归为一类)
2
: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物体的某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回忆一下第一节课,我们还探究了这些物体的哪些特征?(预设:大小、轻重、颜色、形状等等,学生边说教师可边在黑板上板书特征)
:这些特征都可以成为我们用来分类的依据。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其中的一个特征将9种物品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与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分类的方法。最终明确应该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再进行分类。
(二)选择特征,尝试分类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9种贴好编号的物体(两人为一组,每组一份材料)
:如果要你选择一个特征来分类,你会选择哪一个?(先提问一个学生,无论选择哪个特征都可以)
:选择这个标准后,你准备将这9种物体分成怎么样的两类?(预设:学生能说出细分的标准,比如选择了“形状”这个特征,可以细分为“球体”的一类,“非球体”的另一类)
:两人一组,先选择一个特征分类,达成共识后再尝试按照其他特征分类,总共至少选择三种特征进行分类。
,介绍记录的方法。提问:为什么这些材料老师提前进行了统一编号?编号有什么好处?(预设:编号可以方便记录分类结果和交流观点)
,一次分类后可以进行角色互换。
。(预设:不同的小组如果选择了同一个特征,可相互补充、质疑。)小组的分类结果教师简单记录在黑板上,以供研讨,特别是为了研讨的第2个问题提供案例。
[设计意图]在选定标准分类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细分的标准。教材中的两个步骤整合在一起,使得探究不过于碎片化。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预设: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特征)
:根据同一个特征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不同吗?(预设:会有不同)
[设计意图]在研讨交流中,借助这两个问题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总结物体的外部特征,并根据不同特征建立细分的标准进行分类。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拓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过渡:它们是怎样分类的?你还能举分类的例子吗?
:类似这样对物体进行分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平时生活中要留意观察。
:在家里尝试给玩具分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分类这一科学方法,并积极迁移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给物体分类》教案(2025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zy369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5-02-06